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有话要说/建第三间医学院需有新思维、新方法\郑曼晴

2025-02-21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新医学院可望吸引更多人才,令香港的医学水平更上层楼,对香港发展至关重要。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支持成立本港第三间医学院,现时科大、理大、浸大三间大学都已表明有意申办。三间大学各有特色,亦各有优势,也积极进行筹备工作,最终谁能“雀屏中选”,要由专家来作出决定。笔者认为,新医学院要有新思维、新方法。举例而言,科大日前宣布与英美两间顶尖医学院合作制定发展蓝图,就予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再结合科大自身在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上的成果,相信对于提升香港医学教育、推动香港打造国际医疗创新枢纽,能够注入更强动能。

  新医学院应错位发展

  香港医疗系统长期面对人手不足的问题,再加上本港人口老化越趋严重,兴建新一间医学院,一方面是为了解决长远民生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国际科研激烈的竞争,争取顶尖医学、生命科技等人才来港的必要之举。而即使撇除港大、中大两间既有的医学院,香港其余多间大学一直以来都在医药、护理、生命科技等范畴有不少卓越成果。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早前亦表示,第三间医学院需要有创新思维,要与现有两间医学院错位发展。

  现时有意申办医学院的科大、理大、浸大,在不同方面都各有所长。例如理大,虽然在某些国际排名中与科大有一定差距,但胜在开办护理学、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基础医疗课程有多年经验,水平突出。又如浸大,拥有中医教学的深厚根底,可兼具中西医合作优势,又获国际医学名家加入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应当说,上述两间大学都极具竞争力,但笔者认为科大的条件更为突出。例如,本身在基础科研方面享誉国际,不仅参与了多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而且在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健康科学等创新科研领域,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可以说,科研基础最为稳固。

  日前,科大宣布获英国伦敦帝国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支持,共同筹办第三间医学院。伦敦帝国学院医学院一直位居世界前十名,长期以来在英国、新加坡等地已有成功筹建医学院的经验,将向科大提供专业意见,协助制定第三间医学院的发展蓝图,以及草拟全面规划方案,涵盖基础设施需求、课程开发、人才招聘等多个领域;而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医学院更是美国一级医学研究机构,将为科大学生提供临床课程和实习机会,并为驻院医生及专科医生提供培训课程。

  据报道称,科大还将与内地的一流医学机构合作,可以全面发挥“内联外通”的学术优势,对于香港中西交汇的社会环境,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病患者,都会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期望第三间医学院将是一间更强调国际交流和尖端技术的医学院。

  助力打造国际人才集聚高地

  也就是说,如果由科大主办新医学院,这将是一间不同于港大、中大的传统医学院,而是既有一流的科研能力、有与世界顶尖院校合作的平台,也可以有当今世界极少院校具备的“人工智能+医学教研”能力的新医学院。

  对于打造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国际教育枢纽、国际人才集聚高地,第三间医学院的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香港在医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一直享誉全球,新医学院可望培育更多本地人才、吸引外来高端人才,令香港的医学水平更上层楼,亦能强化香港的创科竞争力。

  据现有报道所指,政府仍要求各间大学各自提交建议书。但每间大学在不同方面各有优势,如果能有机结合这些优势,第三间医学院必能创造出更大的成果。事实上,有大学校长也坦言三间大学有讨论过联合办学,无奈提交建议书时限太短,未足以商讨详细方案。其实医学院联合办学也不是没有例子,因此,此次一旦作出具体决定后,未获选中的大学也可以继续与选中大学展开合作,共同推动香港的医学教育。

  勇于改革、敢于破局、不断创新,是香港得以不断进步的关键。新医学院本就是改革、破局与创新的其中一个象征,因此更应用新思维、新方法去处理相关工作,让新医学院充分发挥其功能,最大化对香港社会带来利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