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发表主旨讲话,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持续性、广泛性进行了深入阐述,引起香港社会广泛探讨。可以说,在美国大行单边霸权,对中国极限施压的外部环境下,夏主任的讲话为香港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指引。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香港社会亦应借此机会,更加深入、全面了解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与发展,特别是有关基本法第23条立法工作的来龙去脉,从而对国家安全对香港发展的影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夏主任指出,“如果以为向美国献媚、向美国跪低、向美国求饶,就能够换来和平、换来尊重、换来发展,那是极其幼稚的。大家要丢掉幻想。”特朗普政府的霸道霸凌行径,及对国际秩序和全球贸易所造成的严重影响,相信已经令绝大部分港人醒悟,认清美国霸权的危害,及其遏制中国的险恶用心。在此背景下,若能更加全面回顾香港在回归前后围绕国家安全所发生的事件,结合现时的形势背景,无疑将令香港社会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丢掉幻想认清美国真面目
在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一周年之际,民建联出版了回顾23条立法大事的书籍《23演义》,全面总结了回归前后,围绕国安本地立法的历史。为何2003年未能完成23条立法,在回归前港英政府又埋下哪些“暗雷”,影响回归后的国安工作,在本书中都有详实阐述。民建联会继续向社会各界积极推广此书,希望能在如今国际变局的关键时间节点,弥补长期以来有关教育的缺失。透过相关资料,可以让更多港人客观地认识到香港所面临的国安风险,及国家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更加认清美西方的真实面目。
香港国安法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只针对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而其保障的是绝大多数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
据政府数据,自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以来,截至2025年3月1日,在所有相关法律下,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的案件中,共320人被拘捕;186人及5间公司被检控,其中161人及一间公司已被定罪,包括已被判刑或正等候判刑的个案。上述相关数字当中,91人及4间公司就香港国安法下的罪行被检控,76人被定罪;而就涉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罪行而言,5人被检控,3人被定罪。这些公开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和公司被依法惩处,使得香港实现了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严格依法维护国安,同时也令香港的营商环境、法治根基进一步稳固。在世界风云变幻之际,一个既自由开放又有足够确定性的市场,无疑会受到市场的青睐。多个外国驻港商会的调查均显示,在香港落实国家安全立法后,并未影响在港经商的外国人对香港法治、营商环境的信心。相反,特朗普政府近日向作为自由港、实行“零关税”的香港加征245%的所谓“对等关税”后,香港美国商会主动发声,指出香港的独特地位及其在全球贸易中的关键作用,对于促进该地区的合作和经济成长至关重要。可以见得,香港的开放自由不仅是国家的重要窗口,对于全球商界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这不代表香港本地的国安风险已然完全消失,一些反中乱港分子从以往的公开活动,被迫转至更为隐蔽的运作。夏主任强调,“香港社会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反中乱港分子并没有被消灭,有些逃到国外兴风作浪,有些撕下额头上的标签,伪装成普通市民,隐匿在社会人群中伺机祸乱香港。”社会各界仍须时刻保持警惕。
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
亦如行政长官李家超所指出,“面对美国肆无忌惮的霸权主义,我们要站稳脚步、团结一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危害国家安全的威胁可以突如其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对巨大挑战的准备。笔者认为,一方面,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香港需要建立起更加主动、积极的维护国安意识,更加全面地研判分析潜在的国安风险;另一方面,我们则要继续巩固提升国际化优势,充当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推动更多资金、企业、人才通过香港,与广阔的内地市场产生交集。
而从更加广义的角度而言,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亦非只限于其本身。在国际局势出现显著变化的当下,香港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加深不同领域的国际交流,甚至向个体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香港故事,都会为国家的稳定安全做出贡献。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亦能促进安全。香港只要继续坚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发挥好自身的国际优势,定能在变局中寻找到新机遇,为国家和自身的发展做出更大的成绩。
民建联主席、立法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