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赖清德当局群魔乱舞昏招迭出:在美对台加征32%关税的贸易重压下,赖清德抛出“脱中入北”战略;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郑英耀日前大力推动所谓“识读大陆威胁”等教材,将纳入社会、历史等课程内容;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叫嚣称,台军应该先采取行动,否则等解放军真的发起对台军事行动,一切都来不及了,云云。然而,无论赖当局如何折腾,终将难逃溃败的死局。
“脱中入北”实为自我阉割
2025年4月,赖清德当局在美对台加征32%关税的贸易重压下,仓促抛出“脱中入北”战略。该战略自封台湾为“全球民主供应链要塞”,妄图通过向美缴纳“科技保护费”换取政治庇护,并称要打造“台+美”新布局。
其实,所谓“新布局”,就是根据美国要求放弃大陆市场,并让台企承担额外15%运输成本。“脱中入北”以台湾半导体产业转移为切口,“融入美日欧北方民主产业链”,声称通过构建“非红供应链”实现政治经济“双突围”。但悲催的是,台积电被迫斥资千亿赴美建厂后,却又被要求技术转移,已谧明所谓“战略转型”实为产业掏空;所谓“脱中入北”,实为自我阉割。
“脱中入北”表面上是产业升级叙事,但把“脱中”与“入北”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将两岸经贸依存关系当成为“主权切割工具”,是经济外衣包裹下的“两国论”。赖清德的所谓“脱中入北”,令人很自然地想到当年蔡英文的“新南向”。“新南向”是蔡英文参加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提出的主要政策之一,意图扩大与南亚、东南亚等国以及澳洲、新西兰的联系,共面向18个国家。但最后结果,却是“新南向”成为“新难向”,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天然联系根本无法人为割断,2022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总出口近40%,大陆稳居台湾最大贸易伙伴。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台湾工具机对大陆出口额达6.22亿美元,占总出口额近三成。大陆是台湾工具机出口第一大市场和进口第二大来源地。“两岸产业链深度联结,岂是一句‘脱中入北’能解开?”
赖清德提出“脱中入北”试图脱离大陆、转向美日欧“全球北方”作为发展新蓝图,通过“入北”实现与美日“平起平坐”,跪舔美日却又产生如此不自量力的幻想,无疑让这些年岛内诸多国际笑料中,又多了一则关于“自我阉割”的笑话。
有了赖清德“脱中入北”的“示范”,岛内其他政客也不甘示弱,争相抛出“去中”“仇中”新概念。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郑英耀日前大力推动所谓“识读大陆威胁”等教材,将纳入社会、历史等课程内容,让台湾逐步走向意识形态教育,成为推动“台独”的政治工具。
“备战谋独”必定兵兇战危
民进党执政后,长期将教育视为建构所谓“台湾主体性”的关键场域,从历史课纲“去中国化”、文言文比例下修,到现在高举“识读中国威胁”旗帜,无不透露出深层的政治操作。郑英耀上任后,立即取消与中国大陆3所大学的学术交流,更进一步宣布将“国防七子”列为拒绝往来户,显见其不仅执行“台独”教育政策,更将学术空间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岛内文官赤膊上阵,武官自然不甘落后。据报道,台军年度军演“汉光41号”于4月5日开始“计算机辅助指挥所演习”,以所谓大陆进行“灰色地带侵扰”及“由演转战”等可能行动为假想。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称,解放军“由演转战”所需时间已经缩短,因此需要验证及提升台军随时响应可能状况的能力。顾立雄还大肆叫嚣称,台军应该“先采取行动”,否则等解放军真的发起对台军事行动,一切都来不及了。
其实,以目前大陆的装备和战力,一旦需要对岛发动攻击,台湾本来就“来不及”。顾立雄之流妄想“先发制人”攻击大陆,根本就是以卵击石,并且给了大陆武力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理由。正如国防部发言人指出的那样,“台独”武装煞有介事地摆练,纯属吹哨壮胆、搞心理安慰,怎么演都是溃败的死局。而竭力渲染所谓“大陆威胁”,制造社会恐慌,加紧“备战谋独”,如任其一意孤行,台湾必定兵兇战危。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