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西方政治学的普遍经验,政要上任的首一百天,往往会处于“蜜月期”,即那时候选民对政要的期待与包容度会比较高,政要的民望也会处于相对高位。正正由于存在“蜜月期”的普遍现象,在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还未满一百天的情况下,美国各地竟爆发了号称参与人数达逾百万人的大规模示威。根据《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27日发布的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跌至39%,创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同期最低纪录,便特别值得关注及分析背后的原因。
简单来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倒行逆施必自食其果。特朗普展开第二任期以来所推行的一连串极端政策,尤其是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不但开罪了国际社会,还开罪了没有失却常识的美国人民。
“比较优势”是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在这里就不多作解释了,我们稍为推演一下所谓“对等关税”(其实是不对等不合理的疯狂关税)的政策后果,就会知道这是特朗普又一个损人不利己的愚昧政策。所谓“对等关税”推行后,由于出口商的成本大幅提高了,部分新增成本必定会转移至价格上面,导致消费者所付的价格增加,同时由于出口成本增加了,出口商也会减少出口。由于进口价上升及进口量减少,美国要不寻求其他替代选择,要不增强本地生产。然而,增强本地生产,谈何容易?美国有合适的制造企业、工人及生产机械吗?最近几天已经有美国的玩具业界代表指出,美国对中国大幅增加关税,会令美国小朋友今年没有玩具圣诞礼物了。
美国消费者蒙受巨大损失
至于寻求中国以外的其他生产基地,也是谈何容易?要是有的话,这些地方过去为什么一直不能替代中国呢?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在一个无关税、无障碍的世界,一地的生产能够脱颖而出,必须是具备综合优势的,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大国,我们在制造业方面,不论是高中低端制造业方面,优势是很明显的,要寻求其他生产基地,要不就是价格较中国为高,要不就是质量较中国为低,要不就是产量或物流配套达不到要求等等。总结而言,舍弃原来一个较好的生产基地,改取一个较坏的生产基地,美国的消费者必定是会蒙受损失的。
特朗普发起贸易战、关税战后,美国的股、汇、债价格迅即不寻常地大跌,数据显示境外资本正撤离美国市场,美国过去几年的金融牛市被硬生生打断了。更可笑的是,美国的失业率只有4%左右的低位,国内工人并无严重的失业问题,就算真有中低端制造业回流美国,在美国维持低失业率及积极驱赶非法移民的情况下,工人从何来?在受惠者不明的情况下,美国消费者却率先蒙受损失,投资人也遭受损失,还有被裁掉的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及被停掉的公共服务,难怪美国国内现时怨声载道,逾百万人上街抗议,特朗普的“蜜月期”没有了!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首席副主席、西贡区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