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本港进出口货值均录得升幅,分别为14.7%及15.8%,这已是香港外贸连升14个月。最重要的是,各大数据揭示出,百年变局之下美国占全球贸易额的比例不断下降,香港完全可以在美国市场之外,找到新增长机遇。
聚焦4月份本港出口至世界各地的情况,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按年上升20.8%,其中马来西亚升61%,越南升48.3%,台湾升24.1%,内地升23%,印度升22.5%。亚洲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由此可见一斑。
亚洲之外的市场,香港出口货值有所下跌。其中输往荷兰的货值跌38.4%,英国跌24.1%,但德国录得30.8%的升幅。欧洲市场并非铁板一块,不可一概而论,对欧洲市场可进行细分,未来在发展策略方面有的放矢。
单就美国而言,4月份升幅仅为1%。这个数字可圈可点。由于预见特朗普政府将挑起贸易战,业界在3月份加快发货,香港对美出口货值增加11%。4月初,贸易战正式打响,被美国征收145%的高关税,但由于关税落实之前商家加快出货,有些3月份出的货到4月份才入账,总体上货值尚有微小升幅。对美贸易最大的考验将在5月份的数据上体现,若有下跌,不足为奇。
但在4月份贸易战的阴霾之下,在对美贸易货值升幅可忽略不计下,香港整体贸易仍增加近15%,这带给我们两个重要启示。首先,美国仍然是重要市场,但没有重要到不可或缺的地步,即便没有美国市场,太阳一样升起、地球一样运转,香港外贸一样蓬勃发展;其次,世界足够大,亚洲足够繁荣,足以弥补香港在美国市场的损失,这会进一步增强香港的信心。
展望未来,随着中美贸易战按下暂停键,外围不确定形势有所缓和,内地经济稳步增长,加上香港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往来,应有助支持贸易强劲表现。即使未来外围环境再度恶化,但只要积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发挥好自身优势,香港仍有处变不惊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