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妍之有理 > 正文

妍之有理 | 让事实说话

2024-08-30 05:01:32大公报 作者:屈颖妍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立场新闻》两名前总编辑钟沛权、林绍桐及营运《立场新闻》的公司Best Pencil(Hong Kong)Limited,昨日在区域法院被判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成。

  一个法治社会、一场公开审讯、一宗法庭判决,让大家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记者编辑也不会例外,手执第四权不代表你可以为所欲为。

  然而,香港记者协会在法庭判决一出,就第一时间跳出来高呼什么“香港新闻自由衰落”、“此案已对香港新闻业界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是的,当2019年有13岁孩子穿上记者背心在暴动现场拿着记协的记者证做“采访”,当汽油弹满天飞时,大量大学新闻系学生拿着记协的记者证挡在暴徒与警察中间做掩护,那就是香港新闻界最衰落的时刻,亦对记者专业造成最不可逆转的伤害。

  敢问记协诸君,是谁让记者的黄背心成为大众笑柄?是谁令记者独立客观的专业形象一落千丈?是你们当年滥发的记者证,是你们纵容记者成为暴徒的一分子。今天《立场新闻》两个前总编辑的下场,就是你们多年拨火的结果。

  港大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教授傅景华批评判案“不利香港的言论空间”,被判煽动的其中几篇文章的作者区家麟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业顾问,即使现处于煽动罪保释期间,但他仍在中大新闻系教学,更担任大学宿舍舍监。

  这两位学者的言论与行为,加上记协长期推波助澜,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香港的记者如此反政府反中央,因为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下成长、发芽、壮大。

  英国BBC对这宗法庭判决第一时间写了篇特写报道,立论当然又是那些香港新闻自由已死的谎言。不过这家国际媒体竟是用四个没名没姓的化名记者来“证明”他们的立论:前《立场》员工叶双(化名)、电视台编辑王冰(化名)、在主流报章工作了数年的年轻记者L(化名)、在外媒工作的香港记者罗雪(化名)。

  读过新闻学的都知道,找一个有名有姓的受访者有多重要,如果一个个被访者都藏头不露尾、改个假名就上镜,那记者何须出外采访?躲在报馆作文可以了。

  随便问一个香港人都知道,《立场新闻》不只是网媒,更是政治平台,它甚至是黑暴的文宣炮台,今天只有11篇文章被判煽动罪,算少了,在我看来,他们差不多篇篇都在煽动仇恨。

  被裁定有罪的一篇何桂蓝专访,里面有这几句:“全身素黑的她站在易拉架前,手执咪高峰说‘面对极权,我们的确一无所有,只能够以我们的人生、前程,甚至肉身同生命,作为代价,去抗衡国家机器……’。”

  被定罪的区家麟文章《2020香港新词》有这些内容:“流亡二字,第一次同香港人连上关系,暴政之下,香港出现第一代政治犯、第一代流亡群体、投奔怒海、弃保潜逃……国安法律武器横空出世,示范‘要法律有法律’的时代,以言入罪、白色恐怖、滥捕滥告、未审先坐监、穿凿附会指控勾结外国势力。因‘国安’之名,公检法系统独揽大权,香港警队变身强力部门,教育体制掀起批斗风潮,传媒目标对准肥佬黎……“洗黑钱”有新解,警察示范法网无边,随时冻结你冚家家产,阻你众筹……”

  让事实说话,看看以上文字,请BBC记者、记协诸君、大学学者,再说多次,这叫公正报道、这叫新闻自由吗?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