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五波疫情爆发以来,近日已呈高发之势,本地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多日破百,过去两天甚至分别达到351宗和342宗。不仅香港市民和特区政府心急火燎,中央政府和内地民众也焦急万分。香港的抗疫之路该如何走下去?昨、今两天,凤凰卫视播出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的专访。他针对香港当前的疫情建议,当务之急,是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尽早找出传染源;同时,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追踪;并通过严密的社区防控,建立起网格化的管理。梁万年对“与病毒共存”的观点并不认同。他指出,如果今后有更有效的药物,那么我们就战胜了这种病毒,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小,我们就可以和它“共存”。但是现在要说“与病毒共存”,还为时过早。
梁万年的观点,是基于科学研究做出的判断,也是基于内地抗疫经验做出的回答,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其实,在抗疫这个事情上,并没有“两制”之别,谁做得好,就应学习借鉴谁的经验,香港千万不要被欧美“与病毒共存”的做法带进了沟里,如果允许与病毒共存,一旦疫情失控,将没有更正错误的机会。“动态清零”不能变,“共存”“躺平”必误港!
“动态清零”不等于“零感染”
梁万年在专访中反复强调,“动态清零”不等于“零感染”;而是说,一旦被感染,要能够“快速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这16个字是基本原则。“动态清零”也不等于“零容忍”,就是说一旦发现有病例,如果动作慢,措施不落实,那是不能容许的。
梁万年所言,厘清了一些人对“动态清零”概念的误解。“动态清零”是总目标。两年来,内地爆发了几十波局部性疫情,大部分都在一个潜伏期内做到了“清零”;这说明,相关地区的政府和防疫人员尽力了。也有一些地方动作慢,防疫措施有漏洞,造成了较大范围的传播,相关官员都被问责,这也为“零容忍”做出了注解。
为什么要“动态清零”?因为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无论是疫苗研制,还是特效药的研制,都落后于病毒变异的速度。现在,我们还不具备打败病毒的能力,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病毒、切断病毒传播链,是唯一靠谱的做法。
当然,“动态清零”是阶段性的,不可能永久不变;如果今后研制出了特效药,或者病毒的危害性真的与普通感冒相当,就没有必要害怕病毒了。那时候,“与病毒共存”的条件成熟了,则大可不必要求“动态清零”了。
冒然“共存”会导致严重后果
面对病毒的新一轮攻势,有人认为,Omicron变异株传播力是大增,但病死率不高,继续去追求“动态清零”的话,可能是不可持续的。梁万年在访问中明确表示反对这个观点。他认为,和Delta病毒相比,Omicron病毒传播快、重症少、病死率低;但和感冒相比,病死率仍然很高,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基于科学调查后得出的结论,理应引起重视。
那些鼓吹“与病毒共存”的人,从骨子里讲,是有崇拜欧美的情结,他们对内地的抗疫成功经验视而不见,对欧美的“躺平”做法却情有独锺。试问:一旦真的“与病毒共存”,香港能够承受造成的严重后果吗?
不妨参照以美国的指标做个推演。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月4日16时,美国累计确诊新冠病毒感染数量达7620万人次,因新冠肺炎病死人数已超过90万。美国总人口3.3亿,染疫率占23%,染疫者当中的死亡人数占1.18%。香港有750万人,假如按照这个比例测算,一旦“与病毒共存”,香港可能有172.5万人染疫,其中将有超过2万人死于新冠疫情。香港社会能否接受这个庞大的“数据”?就算Omicron病毒的致死率较低,但现在的情况是,香港有Omicron和Delta病毒两种病毒交织传播,我们不妨把病死率在美国的基础上打个五折,也意味着将会有超过1万人死于新冠疫情。这个后果香港社会能够承受吗?
除了传染和病死的风险之外,还要考虑到新冠病人的后遗症。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还不够,新冠病人治癒后会留下哪些后遗症,至今尚未可知。因此,那种主张“与病毒共存”的人,只是执著模仿欧美,而没有从香港的实际出发。待到真的疫情发展到失控状态,事态则不可逆转,到时候后悔就晚了。如此执著鼓吹“与病毒共存”,实在是不负责任!
“五个精准”是“清零”的关键
“动态清零”的关键是要做到“五个精准”。在访问中,梁万年对香港的疫情防控提出具体建议,包括精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划定密切接触者;精准划定有风险的地区;精准进行医疗救治;以及精准实施社区防控。
梁万年多次提到香港的信息化水平很高,相信香港能做到“五个精准”。他说的没错,做到“五个精准”必须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做支撑,香港在这方面确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香港要做到“五个精准”并非易事。“短板”不是电脑,而是思维。精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划定密切接触者,都需要人们舍弃部分个人隐私;但香港总有一部分人不肯放弃自己的隐私权,不肯配合防疫部门调查。如果在疫情快速传播的情况下,仍然这样固执,则给抗疫造成极大阻力。Omicron病毒传播速度很快,防疫人员在与病毒赛跑,如果有人处处掣肘,很多人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策。为维护全港百姓的健康权和生命权,在紧急情况下,特区政府在中央政府指导下,应该做出断然决定,实行“紧急法”,采取若干强制性措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寻找密切接触者,决不能优柔寡断、迟疑不决而贻误时机,令全港陷于万劫不复之地。
香港已经到了危难关头,每一位香港居民都应该认识到,必须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万众一心齐抗疫!“与病毒共存”从本质上讲是向病毒投降。香港绝不可以投降!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注:《大公报》独家发表,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