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点击香江 > 正文

点击香江/夏宝龙冀港澳工商界挺脊梁、勇担当、善作为\屠海鸣

2025-05-13 05:01: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自5月8日起接连六天在澳门考察调研。昨天上午,夏宝龙在澳门与工商界人士座谈,就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港澳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深入交流。

  夏宝龙指出,学习贯彻好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认清形势、保持定力、坚决斗争,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在变局中开创港澳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夏宝龙希望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把个人、企业的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护航“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他对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发扬斗争精神,团结一致爱国护港、爱国护澳;二是坚定发展信心,扎根港澳继续做大做强;三是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围扩大开放、拥抱世界;四是面向海外讲好港澳故事,旗帜鲜明唱响港澳、唱响中国。

  夏宝龙回顾过去、聚焦当下、放眼未来,希望工商界和企业家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字字句句,紧扣人心,语重心长,令人醍醐灌顶!

  正带领香港和内地企业家在卡塔尔访问的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第一时间表示,会带领特区政府、工商界和企业家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担当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第一,坚守国家利益底线,团结一致爱国护港、发扬斗争精神;第二,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发展新天地;第三,继续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发挥好内联外通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作用;第四,积极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尤其讲好“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故事。

  时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港澳工商界、企业家应认清形势,明辨是非,守住底线,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贡献国家、发展港澳。

  为国担当是责任和使命

  夏宝龙指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每一位华夏儿女而言,爱国是本分、是责任、是使命。”“实践证明,企业和国家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将企业发展汇入国家发展的浩荡洪流,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在港澳经济波澜壮阔的进程中书写了一个个商业传奇,始终紧随中国经济发展洪流奔涌向前。”

  夏宝龙深刻阐明了个人、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正如他所言,企业不是生存在真空当中,任何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不可能一步登天,而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从“小草”成长为“大树”。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港澳企业为国家做出了特殊贡献,同时,也收获了不菲的发展红利。有的从单一业务扩大为综合经营,有的从驻足一地拓展为多点开花,有的从一个工厂壮大为企业集团,企业实力数倍、数十倍乃至上百倍增长。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是国家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受益者。对此,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理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全面的感悟!

  港澳工商界、企业家与国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那么,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就是本分、责任和使命;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就是合乎逻辑的正确选择;把爱国爱港、爱国爱澳与爱自己的企业、爱自己的名声统一起来,就会基业长青。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夏宝龙的论述令广大工商界、企业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光荣传统不能丢;“爱国心、桑梓情”是港澳工商界、企业家的宝贵财富,必须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挺起脊梁才能赢得未来

  夏宝龙指出:“展望未来,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只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地与祖国站在一起,挺起脊梁敢于斗争,才能经受住风雨洗礼,赢得发展、赢得未来。”

  夏宝龙强调:“资本无国界,商人有祖国。哪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依托于祖国,没有祖国的强大,哪来企业的发展;没有国家的坚强后盾,就没有企业的根。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作为推动港澳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立场上要特别清醒、行动上要特别自觉,在风雨洗礼中淬火成钢。”

  夏宝龙还列举了针对霸权行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一种是软骨头,“下跪”求饶;另一种是硬骨头,挺身而出坚决斗争。他说:“宁可戴着电子脚镣也绝不屈服的有之,拿起法律武器奋起反击的有之,这样的人是英雄,为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所敬仰。”

  夏宝龙的以上论述,直击要害,振聋发聩!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素来有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的光荣传统,在抗战时期,港澳企业家冒着生命危险,运输国家急需物资;改革开放之初,港澳企业家率先投资内地,支持祖国建设。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爱国爱港”“爱国爱澳”不仅旗帜鲜明地宣之于口,更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

  如今,面对经济霸凌,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是挺起脊梁,还是跪低求饶,夏宝龙从正反两个角度的深入论述,令人对两种情形一判高下,增强了反霸凌的底气和信心。

  “4点希望”阐明担当作为的重点

  夏宝龙对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提出4点希望,深刻阐明了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担当作为的重点。

  夏宝龙在谈及“发扬斗争精神,团结一致爱国护港、爱国护澳”时说:“当国家利益受损时,大家应挺起胸膛坚守国家利益底线,自觉将自身事业与港澳繁荣、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当受到制裁打压时,大家应团结起来,展现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

  夏宝龙此言,揭示了斗争的重要性。过往,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小、发展落后,某些发达国家并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现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令某些国家心存忌惮,他们打压中国的理由千奇百怪、难以立足,面对赤裸裸的威胁和敲诈,我们唯有团结起来斗争,才能赢得发展空间。

  夏宝龙在谈及“坚定发展信心,扎根港澳继续做大做强”时说:“要找准港澳所需和自身所长的结合点,充分挖掘港澳优势和资源禀赋,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把好的资源吸引到港澳、留在港澳。”

  夏宝龙此言,阐明了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的独特作用。香港和澳门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香港和澳门是难得的“避风港”,若我们做足“功课”,不仅吸引资本来港来澳,还令国际资本在港澳实现增值,则可以打开发展新天地。

  夏宝龙在谈及“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围扩大开放、拥抱世界”时说:“要大力拓展国际商业网络,继续巩固与传统市场经贸联系,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积极开拓中东、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持续深化与葡语国家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葡语国家市场。积极吸引在外人才回流港澳发展,大力引进海外高精尖紧缺人才到港澳发展,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夏宝龙此言,是为港澳发挥“内联外通”作用“点题”。夏宝龙专门提到,行政长官李家超首次率领包括内地企业家在内的代表团出访中东,正是发挥“内联外通”作用的“经典之作”,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也要增强“联系意识”,把“内联外通”作用体现在各自的业务中。

  夏宝龙在谈及“面向海外讲好港澳故事,旗帜鲜明唱响港澳、唱响中国”时说:“要带头多宣传‘一国两制’和港澳优势,增强对港澳发展的信心。要发挥国际联系广泛的优势,多邀请外国朋友来港澳实地考察,多展现港澳的活力与魅力,共同讲好‘一国两制’故事。”

  夏宝龙此言,指出了讲好“一国两制”故事的两个重要方法:一是“自己主动讲”,二是“请人现场看”。由此可以看出,夏宝龙思维缜密,作风务实,对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非常了解。

  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港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通道。夏宝龙的希望和勉励,令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看到光明前景,增强奋斗信心,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身发展,开创未来。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