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深圳宝安:抢抓新机遇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03-05 04: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图为深圳宝安中心区。

  开春布局忙,功到秋华实。前海风正劲,宝安立潮头。今年1月宝安区召开的七届三次党代会提出,把服务前海作为宝安的责任与使命,把《前海规划》落地作为宝安最大的优势和机遇,并部署“十大协同”,推动规划、政策、机制、空间、产业、创新、人才等十个方面加强与前海协同联动,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书写开发开放新篇章。

  2月,宝安更是发布《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绘制促进发展政策“全息图”,分工细化到各个职能部门和所属街道,举全区之力积极抢抓《前海规划》落地带来的新机遇,推动宝安区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可以预见,宝安将在服务前海中实现新一轮发展,展现更大作为。

  宝安联动前海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前海的2/3在宝安,宝安的1/5是前海。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扩区”,将宝安中心片区、大铲湾片区、宝安机场及周边片区以及会展新城和海洋新城片区等纳入了“大前海”范围。

  2023年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为前海持续扩大开发开放按下了“加速键”。宝安作为前海“扩区”的主力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真正意义上进入前海时代。《前海规划》提出构建“一心一带双港五区”的空间结构,宝安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将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主战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宝安协同前海高水平推进宝安中心区、大铲湾、空港会展城、海洋新城、世界级临空经济带等重点片区建设,以大片区大项目,推动大投资大建设,实现大发展大跨越。联动前海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临空经济、会展经济、海洋经济和金融、物流等行业,打造新的增长极。加快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共建一批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增值服务”示范企业,努力打造两业深度融合的前沿阵地。

  就在宝安区七届三次党代会上,宝安把“进”作为今年的关键词,明确指出,进是必然要求、进是大势所趋,进是责任所在、进是人心所向。宝安正瞄准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发展目标,探索前行、拾级而上,不断续写宝安故事。

  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前海规划》正式落地,标志着前海地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规划的实施,为前海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优势、融合创新、开放合作和人才支撑等全面加持,也为宝安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据《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制造链部署服务链,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总部经济、生产性金融服务、会展服务等5大领域为重点,以电子商务、批发与贸易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其他生产性服务等5大领域为支撑,按照“立足深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基本思路,宝安将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全力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高地、创新先锋、示范标杆。

  在生产性金融服务领域,宝安将充分利用前海金融创新政策,重点发展货币金融服务、生产性保险服务、融资租赁服务、风投创投、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业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到2026年,新增持牌金融机构4家以上,创投机构超过80家,湾区(宝安)产融合作发展基金规模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

  在电子商务领域,宝安将推动跨境电商规模化发展,鼓励跨境电商企业申报公共海外仓项目。联合前海精准招引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在阳光化申报、合规化经营、海关货物查验监管场所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宝安将壮大职业中介服务,鼓励发展猎头服务、人才测评、人力资源软件服务、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应用等高附加值业态。举办人力资源服务洽谈大会,与前海深入交流合作,在灵活用工、高端猎才、服务外包、数智化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供需对接。支持知名机构创新服务,提升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供给。

  《三年行动计划》提及,要借助《前海规划》落地契机及前海现代服务业溢出效应,充分发挥宝安区产业基础雄厚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大跨越。

  据悉,2024年宝安区锚定目标,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新增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350家以上,建成头部企业强、腰部企业壮、尾部企业活的企业梯队,开启生产性服务业特色突出、布局合理、要素活跃的腾飞之势。(特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