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香港引领绿色金融新潮流 探索绿色融资新渠道

2024-09-20 17:03:54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绿色融资新渠道”主题分享会9月14日下午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香港馆”举办,活动邀请了相关环保企业及绿色金融机构代表,以“绿色金融” 为导向,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支持绿色项目投资、项目运营及风险管理。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北、东北首席代表陈嘉贤担任主持人,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与研究中心主任程琳、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外事总监刘春阳、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绿色及可持续金融高级经理王国华出席了本场活动。

  “香港绿色金融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绿色融资规模持续扩大,是亚洲领先的绿色金融中心。”陈嘉贤介绍,面对全球市场对绿色金融的殷切需求,香港近年来绿色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去年发行绿色和可持续的债券总额超过500亿美元,成为亚洲领先的绿色金融中心。

  “整个亚洲地区在绿色金融方面,近些年发展非常迅速,但就未来实现‘双碳’目标,尤其是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程琳在会上指出,全球制造业目前的碳排放量仍然巨大,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强力支持,香港作为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在绿色金融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当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绿色转型还存在大量融资缺口,尤其是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为代表,香港可以在相关的国际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和创新。”

  “香港在法务、环境咨询和国际交往方面具备专业服务能力,对于跨境交易至关重要。”在讨论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时,程琳认为,香港在推动绿色金融国际标准和监管要求落地方面同样具有示范性作用。香港已经基于中欧共同分类目录推出了本地版本的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这有助于引导各推动其它经济体相关标准的制定、实施。程琳强调,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有责任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使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绿色金融产品。

  “环保产业投资的成本高、回收周期长,所以融资是长期以来的一个难点和痛点。”刘春阳介绍,中国天楹专注环保与新能源,业务覆盖垃圾处理全链条及新能源领域。国内业务广泛,并积极实施国内+国外双轮驱动战略,项目遍布多国。公司期待通过绿色金融平台,推动环保产业持续发展。他表示,中国天楹在绿色金融国际化方面已有尝试,如与多家海外银行积极合作,以及通过并购等方式拓展海外业务。香港作为国际化平台,其法制健全、融资渠道多样,能够为公司的新能源项目提供更多支持。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逐渐推进,未来包括航空、船只所的燃料,都会变成新能源。”刘春阳还谈到,中国天楹正探索积极开展新能源业务,包括为国际航运主航道上的船只提供新能源加注服务等。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在推动航运能源低碳转型方面潜力巨大,期待未来通过香港的相关机构紧密合作,共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东亚银行作为香港本土的‘百年老店’,我们一直很重视支持绿色产业。优先支持以减碳为目标的项目。同时,我们可以不界定贷款用途,而依据借款人在ESG方面的表现,提供可持续发展挂钩的融资。”王国华指出,东亚银行通过明确成为大中华及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领先者的战略,通过构建高效组织架构、优化绿色融资框架,并配套特殊定价与审批流程,凸显绿色融资优势。同时,凭借跨境服务优势抢占市场,提前承诺2050年碳中和目标,并强化ESG报告披露与资金监管,以防止“洗绿”行为,确保绿色融资实效。

  在绿色金融的实践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面临着如何准确判断项目绿色属性的挑战。王国华谈到,香港的银行在这个问题上通常会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社会责任原则。他谈到,在实际操作中,银行能够自行判断大部分项目的绿色属性。对于难以确定的项目,银行会聘请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这种机制不仅有助于银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绿色金融的标准,也可以向监管机构提交反馈和建议,从而促进整个绿色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