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安徽锚定打造“三地一区”发展目标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024-11-01 17:13:16大公网 作者:朱顺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1月1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获悉,近年来,安徽省财政锚定打造 “三地一区”的发展目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资金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绩效,赋能高质量发展。近两年,安徽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年均分别增长6.1%、6.7%,财政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新闻发布会现场。朱顺杰摄

  重塑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方式

  发布会上,安徽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介绍说,在财政管理改革方面,安徽的零基预算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此中,安徽全面改革预算编制方式,清理重塑省级185项支出政策,打破“基数”观念和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清退压减资金86亿元(人民币,下同);编制近两年1599亿元的重点保障事项清单,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跨部门工作协同,推动政府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此外,针对惠企政策兑现过程中企业的“烦恼”,安徽省创新搭建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平台,以“皖企通”为链接点,打通16个市和省级主管部门20多套系统间的数据通道,推动政策申报、审核和资金兑付“一网通办”,让资金“一键直达”市场主体。目前已兑付财政资金159亿元,惠及企业3.4万家。

  深化对新质生产力投入机制改革

  为赋能高质量发展,安徽省亦持续增强财政金融协同放大效应,在科技投入的规模、总量、增幅和结构优化上均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安徽省财政科技投入跃居全国第4,全省预算安排各类人才资金亦保持连续高增长。同时,安徽还在国家授权范围内顶格出台省级减税降费政策,编制了全国首份财税优惠事项清单,五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962亿元,助推该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尤其突出的是,安徽省科技创新担保起步早、行动快,支持金额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安徽已统筹162.1亿元持续壮大十大新兴产业“基金丛林”;累计安排40多亿元,支持“中国声谷” 这一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助力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地标;支持组建首期30亿元的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提升“黄山”这一国际超级IP影响力。此外,安徽省财政年均投入近200亿元,支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全省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