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快手“被公安机关警告处罚”登上热搜,引起社会广泛讨论。
图源:微博
据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通报,近日,针对快手公司短视频中存在违法信息等问题,公安机关依据《网络安全法》规定,依法给予快手公司警告处罚。
图源: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
经查,快手公司存在对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未及时处置,以及落实青少年模式不到位等情况,导致违法信息扩散,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快手公司给予行政处罚,责令其全面落实青少年模式,全面排查清理违法信息,并依法依规处置违法违规账号。
通报称,请各互联网平台引以为鉴,举一反三,切实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网络实名制,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有效防止违法信息传播,坚决防范违法信息对未成年人造成侵蚀危害。
快手下一步将如何整改?11月23日,大公科技向快手方面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对方回复。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大公科技表示,此次处罚确实可能对快手的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度产生一定影响。
在柏文喜看来,快手被指出存在对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未及时处置,以及落实青少年模式不到位等情况,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用户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很可能会导致用户信任度的下降。用户可能会对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怀疑,尤其是那些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
同时,柏文喜建议,快手公司需要认真对待此次处罚和用户投诉,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内容监管和用户服务,以恢复和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度。
事实上,早在2018年,快手平台就曾因传播涉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被有关部门依法约谈,并要求其全面整改。
图源:人民日报官微
2021年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的“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的专项行动中,快手等平台也因涉嫌传播未成年软色情表情包、利用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引流,被网信部门约谈。
2023的央视315晚会上,快手平台主播“高冷”“小张说事”等还被点名。根据央视报道,315晚会收到很多快手平台的投诉,不少快手主播都装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帮助解决纠纷,无一例外都能机缘巧合得到号称能治疗疾病的产品,并且卖给观看直播的老人们,但其实都是普通食品。
电商增速放缓
佳绩难挽股价颓势
值得注意的是,快手于11月20日发布了一份成绩斐然的财报。
根据财报,于今年第三季度,快手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1.4%,达到311.31亿人民币;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4.42%,达到39.48亿人民币。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符合市场预期。
图源:快手财报
第三季度,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和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达到了4.08亿及7.14亿,分别同比增长5.4%和4.3%。快手应用的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32.2分钟,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3%,日均直播及短视频播放次数近1100亿。
随着用户基数的持续扩大,快手将战略重心转向电商领域,电商板块与线上营销服务以及直播业务一起,构成了公司业务的三大支柱。
图源:快手财报
今年第三季度,快手的电商业务保持增长态势,不过增幅已不及去年同期。报告期内电商GMV(商品总交易额)为334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02亿元增长15.1%,创下了单季历史第二好成绩。报告期内,平台新入驻快手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30.0%,快手电商月均动销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了40%,电商月活跃买家数同比增长12.2%至1.33亿。
值得注意的是,快手作为增长引擎的电商业务,仍然面临着竞争。
在业绩会上,快手CEO程一笑在阐述快手4.08亿的日活用户时表示,相关数据巩固了快手作为中国第三大应用程序的地位(按季度平均日活跃用户计算)。
此前,国海证券估算表示,视频号在2023年的日活跃用户数就达到了4.5亿,已经超过了快手今年第三季度的规模。快手此次对于排名的强调,某种程度上间接承认了这一事实。
这也意味着,除去抖音之外,2020年才开始内测的视频号早已具有比快手更广泛的受众基础。而2023年视频号的电商GMV(商品总交易额)就达到了3200亿,虽不及抖音的十分之一,但只用了一年就实现从无到有。值得关注的是,视频号的各种数据还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据虎嗅拿到一份三方专家纪要显示,视频号自2020年内测以来,DAU(日活用户)迅速从1亿增长至5.2亿,年均增速超80%;日均用户时长也从(2022年上半年)32分钟增长到(2023年12月)47分钟,增速超45%。
根据国海证券的调研报告,2023年,视频号MAU(月活用户)为9亿,DAU为4.5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54分钟,主要竞争对手抖音MAU为11亿,DAU为7.6亿。而快手财报显示,2023年底MAU为7亿,DAU为3.74亿。
由此可见,快手电商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
在线营销业务方面,依然是快手的基本盘,今年三季度线上营销服务收入达到176.34亿元,同比增长20.0%,连续6个季度实现20%以上的同比增长。
与此同时,为快手贡献近三分之一收入的直播业务收入仍在下降。今年第三季度,直播业务收入为93.38亿元,同比下降3.92%,降幅较上季度进一步收窄。
令人意外的是,快手公司业绩上涨,股价不升反跌。
目前,快手的股价仅维持在每股47港元附近徘徊,不仅较一个月内的最高点跌去了约超25.81%,且与上市当年的417.8港元/股相差甚远。
图源:东方财富官网
11月22日,受被“警告处罚”消息影响,快手股价收跌4.42%,报44.35港元/股,总市值1913亿港元。
亟需重塑“优质内容”根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5G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短视频行业已经跨越萌芽期、转型期和爆发期,进入了发展成熟的稳定期。加上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短视频用户使用率的增速也在逐步减缓,视频营销从暴利时代无可避免地迈进“增量空间缩小,存量竞争加剧”的存量时代。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在今年发布的《第七次短视频用户价值年度调研报告》指出,过去半年,10岁及以上网民中的短视频渗透率高位增长至94.5%;截至2024年9月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升至超10亿。从短视频用户结构看,30-49岁仍是短视频主力群体,占比为37.5%,较2023年下降2.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加剧与短视频存量竞争交织发展,50岁及以上短视频用户占比为33.9%,较2023年提升4.6个百分点,银发族贡献主要增量。
图源:CSM
用户增长的红利逐渐消退,行业真正步入存量竞争的时代。在用户规模增长放缓的同时,短视频用户黏性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
在此次业绩会议上,快手科技创始人兼CEO程一笑就表示,随着短视频对互联网人群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新用户的获取难度会增大,但在提升用户留存和活跃度上还有较多能做的工作。
对于提高时长,他认为通过丰富的内容和提升算法推荐效率能让用户更有获得感,比单纯的提升日均用户访问时长更为重要。
在去年的快手电商引力大会上,程一笑在电商业务上也强调了“优质内容”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三大经营风向标:“低价好物、优质内容、贴心服务”,其中,“优质内容”被定位为“打造心智,做好种草”,旨在通过构建以“种草”为核心的高质量内容体系,形成平台独特的标签和定位。
不过,在专家看来,快手在建立种草内容认知方面进展缓慢。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大公科技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电商领域的激烈角逐中,快手虽坐拥庞大的用户群体,但面临着众多同类平台的竞争压力。这确实导致快手在构建独特的种草内容认知上步伐略显迟缓。毕竟,用户的选择众多,快手的种草内容若不够新颖独特,便难以在众多平台中脱颖而出。但快手仍在积极应对挑战,力求通过优化内容和提升体验,来增强用户的忠诚度与粘性。
另一方面,则是在内容生态上,快手依旧蒙蔽着“低俗内容乱象齐飞、诱诈信息屡禁不止”的阴影。
图源:快手
大公科技在黑猫投诉网站上检索信息时发现,目前快手涉诉已超19万条,快手商城和快手短视频的投诉量分别有90780条和65806条,其中不乏大量的有关其主播虚假宣传、内容低俗、色情暴力擦边等多方面的投诉。
除了上述投诉外,也时常有人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举报快手对此无动于衷,审核漏洞百出,并无多大作为。
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柏文喜对大公科技表示,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平台监管不力、内容审核机制不完善或者对用户投诉处理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快手需要加强内容审核和用户投诉处理机制,以减少此类问题的产生。
不仅如此,在社交平台上,对于“快手现状”的讨论让不少网友痛心,认为快手平台的用户“依靠低俗的文案和图片来博取眼球”,涉及鼓吹不健康的男女关系、赌博、酗酒和家暴等内容,不仅包含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还包括未成年人参与拍摄低俗内容,甚至有些成年人装扮成未成年人来炮制不良内容,以博取关注和流量。
社交平台对“快手现状”的讨论
面对低俗内容的泛滥,快手平台并非毫无作为。大公科技在快手黑板报微信公众号注意到,官方发布的打击治理公告和对违规账号的封禁不在少数。对于快手的未来,大公科技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