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美团一年内多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新业务分部经营利润仍为负数

2024-12-18 20:18:55大公科技 作者:黄春蕊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随着2024年接近尾声,美团再次宣布组织架构调整。
 
  根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日前,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发布内部邮件,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其中包括,核心本地商业下原到家研发平台、到店研发平台、美团平台技术部整合升级为业务研发平台,任命孙致钊为业务研发平台负责人,向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汇报。业务研发平台下,原到家研发平台、到店研发平台的各业务技术团队不变,各部门负责人向孙致钊汇报。原业务平台系统团队不变,支撑业务研发公共能力建设,各部门负责人向孙致钊汇报。
 
  同时,美团平台技术部任命方锦涛为部门负责人,向孙致钊汇报。成立搜推平台,整合各研发组织搜推算法及算法工程团队,聚焦搜推方向能力建设,持续提升用户体验,任命林伟为部门负责人,向孙致钊汇报。成立质效技术部,整合原到家研发平台、原到店研发平台、美团平台技术部下业务测试及业务测试工具团队,任命袁巨星为部门负责人,向孙致钊汇报。
 
  此外,基础研发平台下原数据科学与平台部升级为数据平台部,整合核心本地商业内业务数据工具产品和研发相关职责,打造公司级统一的数据平台,为业务需求提供综合的数据解决方案,余建平作为数据平台部负责人,向韩建汇报不变。
 
  大公科技注意到,今年以来,美团还进行了多次架构调整。
 
  根据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今年2月,美团宣布对到店、到家核心本地商业相关多项业务进行整合,包括对到家事业群、到店事业群、美团平台、基础研发等进行整合,由美团高级副总裁王莆中负责;大众点评、SaaS(软件运营服务)、骑行、充电宝等业务,由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负责。
 
  3月,美团又发布新一轮业务负责人的轮岗任命计划。其中,美团副总裁魏巍负责到店餐饮事业部,外卖履约平台负责人岗位由章若愚接任,而校招应届生出身的薛冰成为外卖事业部负责人。
 
  4月,美团外卖以内部邮件的方式宣布新一轮的组织调整:外卖事业部下成立城市经营业务部,任命黄小芹担任负责人;成立连锁业务部,任命李嘉怡担任负责人;成立供给探索部,任命初征担任负责人。以上负责人均向外卖事业部负责人薛冰汇报。同时,原直营业务部校园业务部,继续由吴敏担任负责人,向薛冰汇报。任命王冠杰担任神抢手负责人,向薛冰汇报。任命毛慧宁担任外卖用户增长及运营部负责人,实线向美团平台用户增长与运营部负责人周默汇报,虚线向薛冰汇报。王诗雨调任境外业务,任命孙沐杰担任外卖事业部经营规划部负责人,向薛冰汇报。
 
  8月下旬,美团宣布美团SaaS、骑行、充电宝等业务合并成为“软硬件服务”,快驴、小象、优选等业务合并成为“食杂零售”。
 
  在美团2024年半年报的电话会上,CEO王兴对当时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后的业务协同效应作出了回应,他表示,“组织架构调整以来,我们深化了不同业务之间的合作,加强了交叉销售。我们还整合了产品开发、研发和营销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本地商业运营。值得注意的是,升级后的会员计划‘神会员’脱颖而出,成为我们将营销工作整合到核心本地商业的第一个营销计划。目前,神会员将优惠延伸至到店、酒店、旅游等更多品类。得益于会员福利,一些外卖用户开始探索其他类别,例如美发、按摩、家庭清洁和住宿。我们还注意到,一些低频用户在平台上的交易频率越来越高,品类也越来越多。”
 
  王兴还提到,美团在组织架构调整上有明确的方向,并且已经开始增强跨业务的协同效应,但现在量化结果和潜力还为时过早。“我们将保持耐心,继续专注于通过合作和协同效应建立长期能力和护城河,相信这些协同效应最终将产生积极的财务成果。”
 
  对此,互联网分析师葛甲向大公科技表示,美团进行多次组织架构调整应该是为了适应当下形势的变化。频繁的调整可能意味着它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需要小步试错,逐步完善。美团一开始做外卖和团购时,管理结构相对粗放,主要依赖大面积的地推和强大的执行力。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它就需要更精细化的操作,比如技术团队的地位逐渐提升。
 
  在葛甲看来,目前市场是涉及外卖业务的参与者不少,但美团的优势还是在不断提升的。它的主要对手还是饿了么,其他平台基本不成气候。美团做组织架构调整,主要是考虑未来的一些挑战,尤其是美团在酒旅等新业务上还没有取得完全优势地位。目前来看,美团在低端酒店市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高端酒店这块主要还是由像携程这类的平台把控着。这是它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还是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如果美团能持续做得好,再加上大量的补贴,还是有可能抢一些用户过来的。毕竟现在APP都是互通的,服务也是互通的,没有什么壁垒。不过,美团现在可能还贴不起大规模补贴,但将来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点进行的。”葛甲进一步表示。
 
  事实上,在最新一次组织架构调整信息传出前不久,美团刚刚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根据财报,第三季度,美团实现营收约936亿元,同比增长22.4%;经营溢利136.85亿元,同比增长307.5%;经调整EBITDA为145.29亿元,同比增长134.8%。
 
  虽然美团整体业绩表现不错,但新业务分部的经营利润表现仍然差强人意。
 
  具体来看,上半年刚刚调整过的“核心本地商业”,该分部第三季度实现收入约694亿元,同比增长20.2%;经营溢利约146亿元,同比增长44.4%。其中,配送服务、佣金和在线营销服务板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9%、24.3%和18.1%。
 
  而新业务分部的经营亏损由2023年第三季度的51亿元收窄至2024年同期的10亿元,该分部的经营亏损率由27.2%同比收窄23.0个百分点至4.2%。经营亏损及经营亏损率均有所改善主要因为商品零售业务的运营效率有所改善。虽然有所减亏,但依然还是负数。
 
  在发布三季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12月2日),美团公司股票早盘一度跌超5%,全天下跌0.77%,收盘价为167.4港元/股,远低于2021年高位的460港元/股。
责任编辑:王杰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