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都区约占香港总面积三分一,充分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何融资是一大挑战。 大公报记者遂初摄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近日到河套、前海调研,召开座谈会。署理行政长官陈国基表示,夏宝龙主任对香港未来金融经济要如何配合国家发展作出很明确的指示,对未来发展如何充分用好北部都会区及河套地区有很大帮助。
北都发展关乎香港未来,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叶文祺向《大公报》表示,特区政府须明确制定北都发展方向,让发展商能够准确计算发展成本及有信心投资。他建议,特区政府可从三方面着手,为私人企业投资北都提供更多诱因,包括增加发展弹性、提供优惠政策,以及灵活推售土地等。\大公报记者 周湘 李海珠 林志光
北都覆盖元朗区和北区,约占香港总面积三分一,发展局预计北都未来10年可提供约1700公顷熟地,充分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何融资是一大挑战。全国政协委员、立法会议员谭岳衡认为,特区政府需要根据开发项目的类型,多管齐下采取不同融资方式。他建议通过设立“开发性金融机构”,满足本港大型基建需求,“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牵头通过长期银团贷款的方式,吸引商业机构参加银团,从而撬动更多市场化基金。
谭岳衡:设“开发性金融机构”
谭岳衡举例指出,比如平整土地等土地类型基建投资,由于涉及项目体量较大,一方面可以通过发行长期债券方式,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也可考虑土地债券的创新方式融资。至于针对铁路、公路、隧道等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采用“铁路+地产”的开发模式,加快资金回笼再投资。北都项目包含多条大型铁路线规划,港铁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经验,可以积极参与重点铁路规划基建;二是北都的铁路规划可考虑引入深圳地铁,探索以股份合作方式共同开发经营。
如何吸引私人投资参与北都开发,叶文祺认为,离不开商业论证,包括考虑预计收益及回报、投入成本及投资年期,以至评估未来市场环境变化等潜在风险,因此需要提供足够诱因,吸引私人机构参与。
在增加发展弹性方面,叶文祺建议,特区政府可考虑在合适项目采用“浮动规划参数”。在项目总楼面面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私人企业可因应市场变化,灵活调拨住宅、商业与创科发展的楼面面积比例,提升项目的发展弹性,从而提高潜在收益。
叶文祺:分期缴付地价
税务优惠及低息贷款等措施方面,可降低私人企业的成本估算。叶文祺表示,特区政府可协调国家政策性银行,为私人企业提供较低利率的中长期信贷。与此同时,亦应要求对方对促进本港经济发展作相应的贡献,如税收贡献、资本支出和本地采购与招聘等。
在灵活推售土地方面,特区政府可借鉴市建局及港铁,研究采用不同地价支付模式,减低私人企业的风险水平。具体而言,可行措施包括允许分期缴付地价;其他措施包括收取较低前期地价,以换取项目“分成”,也可让特区政府在项目成熟后,分享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