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搭载了多维触觉传感器的机械臂可以直接下水抓取物品。\大公报记者毛丽娟摄
2025年全国两会,“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投资人、深圳CFA协会秘书长夏礼灿受访表示,2023年和2024年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融资总额均超过了50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25年,腾讯领投的智元机器人新一轮融资估值甚至达150亿元,说明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及其细分领域备受投资人关注。
夏礼灿分析,当前市场的关注重点仍然集中在泛用型的人形机器人,对特定领域的专用机器人关注度相对较低。然而,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路径更可能是先由专精型机器人在特定场景率先落地应用,逐步积累技术和市场经验,再向更通用的人形机器人演进。短期内,机器人产业的落地将以专精型机器人为主,例如工业协作、物流、家庭服务、医疗手术机器人、特殊场景等;而泛用型人形机器人仍需经历技术突破和市场验证,再迎来大规模普及。
就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来说,夏礼灿认为,能够率先在高危险指数、高难度场景下实现机器人替代人的企业将大有机会。就机器人的细分领域来说,他看好有国产替代前景的核心零部件的攻关,包括丝槓、减速器、传感器等细分方向,如行星滚柱丝槓国产化率不足5%,谐波减速器国产化率不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