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堆云洞:道法自然与红色信仰的新时代启示

2025-07-03 05:01: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万行法师深入了解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

  堆云洞隐匿于夏县稷王山麓黄土沟壑间,始建于元代,以“房上建房、洞里藏洞”的层叠建筑奇观闻名。12座院落依山势错落,清代“双涧合流”“笔峰留月”等八景,将道教“道法自然”理念融入自然肌理。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精妙营造技艺,使这里被誉为“放大的盆景、浓缩的仙境”。

  这座道家仙境更是晋南革命的摇篮。1922年,革命先驱嘉康杰在此创办平民学校(今康杰中学前身),以教育为阵地传播新思想;1928年中共河东特委在此秘密活动十年,领导晋南人民开展艰苦斗争,留下三拐窑、暗室、水井等革命遗迹。斑驳的土窑与幽深的洞穴,见证着“星星之火”如何燎原。这里为运城市唯一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

  万行法师参访时瞻礼洞内革命遗址,不时地提示大家:“嘉康杰先生以教育救国,与佛教界倡导的‘人间佛教’精神的殊途同归。”他指出,堆云洞的层叠建筑暗合禅宗“步步莲花”的修行次第——从平民教育到革命火种,每一步都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的见证。万行法师在参观中强调,新中国是从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事业中奋斗出来的伟大工程,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得的胜利。作为佛教中国化的践行者,万行法师表示东华禅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两个大局为基本出发点,始终坚持佛教中国化的原则,充分坚持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深入学习新时代宗教理论及相关文献,系统开展文化建设工作,使东华禅寺作为新时代禅宗道场的同时,也成为服务群众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公益平台。

  三天的寻根问祖,在百万年的中华文明面前显得仓促而单薄,但在万行法师的引领下,从文明和时代的交响中大家收获了满满的信心和深邃的厚重。万行法师始终强调,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本质就是佛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文化润教是实现佛教中国化的重要途径,要坚持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进程,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万行法师殷切地希望,借助此次寻根问祖之行,带领东华禅寺在日常管理与弘法中,不断完善寺院佛教中国化的模式和实践体系,为佛教中国化的时代命题,为文化润教,呈上东华禅寺创造性答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