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2024年世界航商大会上正式发布了航商ESG评价标准。左图:招商轮船是航商ESG评价标准的核心推动者和创新实践者。图为凯征轮,是招商轮船订造的全球首艘30.8万吨智能超大型油轮。
在全球绿色发展浪潮席卷之下,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的话题已成为国际关注焦点。在全球气候危机与《巴黎协定》减排目标倒逼下,航运业这一长期依赖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大户”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国际海事组织(IMO)数据显示,航运业每年排放约10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总量的近3%,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支柱,航运业正面临传统高碳排放模式向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迫切要求。/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周晓菁
一套为全球航运业量身打造的“航商ESG评价标准”,在2024年世界航商大会上正式发布,该标准紧密聚焦于航运行业特有的环境、社会与治理三大核心领域,不仅为航运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评估和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转型“尺规”,更成为香港巩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衔接国家“双碳”战略的关键落子。招商轮船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李漫在接受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专访时指出:“我们是这套评价标准的核心推动者与实践者。标准的落地将促使整个行业在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顶级智库与产业先锋深度对话
航运业承载着全球80%以上的贸易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血脉”。在《巴黎协定》要求2050年全球航运业碳排放较2008年减少50%的目标下,传统高碳排放模式已难以为继。他认为,在此背景下,2024世界航商大会以“跨越周期、融合向新”为主题,聚焦航运业能源转型、地缘博弈与航运技术等核心挑战,反映航运业的最新政策、热点及趋势。
2024世界航商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航运、港口、贸易、物流、金融机构、行业机构等超过1500位领袖及企业负责人现场参会,线上浏览和观看总流量约650万人次,近50家主流媒体、逾80位记者现场出席报道盛况。大会创新采用“1个主会场+8个专题论坛”的立体架构,在香港、上海、深圳三地联动展开。从绿色甲醇燃料供应链到航运区块链技术应用,从LNG运输市场波动到海事法律体系重构,全球顶级智库与产业先锋展开深度对话。这场智慧碰撞,不仅为航运行业穿越周期迷雾提供路线图,更彰显中国航运企业搭建全球治理平台的担当。而“航商ESG评价标准”亦在本次大会正式发布。
反复研讨 广泛吸纳全球业界意见
李漫指出:“建立一套涵盖油轮、散货船、LNG船等多领域的统一评价标准,犹如为不同体型的运动员设计同一套赛服,极具挑战性。”他提到,航运细分领域特点不同,如邮轮、油轮、乾散货、滚装船和集装箱船等,特征迥异。例如,一艘20万吨级散货船每年碳排放可达2.5万吨,而LNG船因燃料特性碳排放的强度同比低30%,这令标准制定陷入“既要科学量化,又需兼顾公平”的困局。
李漫坦言,招商轮船正是航商ESG评价标准的核心推动者和创新实践者。作为世界航商大会的主办方,在六大国际船级社的技术指导、六大学术机构和香港航商总会的支持之下,共同制定并发布了这套标准。他直言:“标准相对较新,仍需时间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认证。”
为此,航商ESG评价标准经过多轮的反复研讨,广泛吸纳国际船级社(DNV、CCS、LR、ABS、RINA、BV等)、国际学术机构(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内地学术机构(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的意见,与各方密切沟通,针对标准在各个细分航运领域的重点特性,进行重点突破,标准覆盖14个核心议题、36项具体指标及176个关键绩效点,最终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了标准的初步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