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崭新思路/倡推“政策工具包” 助力中小航运企转型

2025-07-03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小航运企业作为航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ESG转型浪潮中却面临着独特的生存挑战。相较于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大型国企或央企,中小航运企业在资源获取、技术升级、国际评级参与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这使得它们在应对ESG合规要求时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李漫认为,中小航运企业的困境首先体现在披露成本上。ESG报告的编制需要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环境、社会和治理数据,这要求企业建立专门的数据管理系统,甚至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对于规模较小、利润空间有限的中小航运企业而言,这笔额外的支出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一些企业反映,仅仅是数据收集和初步分析的成本,就可能占到其年利润的5%以上,这对于微利经营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弥补资源匮乏劣势

  再进一步看,技术门槛则是另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他说,ESG标准的实施往往需要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船舶能效管理系统、碳排放监测设备、数字化管理平台等。这些技术的引进和运维成本高昂,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而中小航运企业普遍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也难以承担高昂的技术引进费用。即使一些企业尝试引入相关技术,也可能因为缺乏专业人才而导致系统运行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技术应有的效益。

  此外,资源与管道的匮乏进一步加剧了中小航运企业的劣势。李漫指出,大型航运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更容易获得政府补贴、金融机构的支持以及国际评级机构的关注。而中小航运企业则往往游离于这些资源之外,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难以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身的ESG努力和成果。这使得它们在国际评级中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影响到融资成本、客户信任度以及市场竞争力。

  面对这些挑战,李漫提出的“政策工具包”理念,为破解中小航运企业ESG生存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他建议政府与相关商协会加强协作,构建一套以政策扶持为基础,以市场激励为驱动的组合拳,帮助中小航运企业跨越ESG转型门槛。

  首先是,政策扶持是“工具包”的核心支撑。他提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援助、培训专案等多种方式,直接降低中小航运企业的ESG合规成本。例如,设立专项补贴资金,支持企业进行ESG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改造升级以及人员培训;对积极采纳ESG标准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航运企业提供低成本的技术咨询、设备共用和人才培养服务。

  以市场激励为驱动

  其次是,市场激励机制是“工具包”的活力源泉。李漫强调,通过政策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中小航运企业主动拥抱ESG标准的内生动力。例如,将航商ESG评级纳入绿色信贷评估体系,对ESG表现优异的企业提供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更大的融资额度;在政府采购、港口服务等方面,给予ESG表现良好的中小航运企业优先权或优惠政策,让它们切实感受ESG转型带来的市场红利。

  他指出,“标准引领+市场激励”的组合拳,旨在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ESG生态体系。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商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保障,大型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共同为中小航运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友好、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李漫相信,只有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有助于中小航运企业突破生存困境,实现绿色升级,更能推动整个航运业朝着更加低碳、智能、负责任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让中小航运企业在这场“ESG生存战”中取得最终胜利,在转型道路上走得更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