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双味鸳鸯糉

2018-06-07 19:16:00大公网 作者:姚船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老妈宫糉球咸甜合二为一\资料图片

 

农历五月端午节,划龙舟,吃糉子,是中华民族千年延续的传统。如今,这股富特色的民族风,也颳到大洋彼岸。看龙舟比赛,合家大小吃糉子,已成为加拿大华人社区一年一度盛事。
 
走进华人超市,各式糉子应有尽有。以不同馅料为名,有五香咸肉的,蛋黄花生的,较高档的还有乾贝、鲍鱼等等。都是本地出品。这段时间到酒楼饮茶,一进大厅就闻到桌面传来的阵阵糉香味。连西人都知道,端午节划龙舟吃糉子,就像中秋赏月吃月饼,是中国人有趣的传统习俗。
 
每到端午节,我就想念故乡汕头著名的“老妈宫糉球”。潮州人把糉子称为糉球。它并非球状,与一般糉子一样呈六角形。其特别之处在于,每一个里面的馅料有咸甜双味,称为“双拼糉球”。而且历史久远,堪称百年老字号美食。
 
一九二○年,潮州人张强德父子,在当时汕头开埠区的老妈宫(天后宫)附近摆摊卖糉球。张强德去世后,其子在老妈宫对面的巷口租了一个小舖面,开设了“顺德号糉球店”。由于精心经营,味道独特,品质佳,加之小店邻近繁华的市中心小公园,生意兴隆,名声随糉香飘向大街小巷,以至传到周遭的县镇。岁月流转中,人们不知不觉冠以“老妈宫糉球”称谓,成为该店的金字招牌。
 
老妈宫糉球打破糉子咸或甜的分类,把咸香和清甜合二为一。其用料十分讲究,咸料佔三分之二,甜料三分之一,平衡味蕾。咸馅主要是一大片南乳猪肉,还有咸蛋黄、香菇、虾米、栗子和莲子等,甜馅是红豆泥或绿豆泥。主料选用颗粒饱满均匀的糯米,洗净,浸泡六小时,捞起晾乾,再用猪油炒至米粒晶莹透亮。用料备妥,最后用浸软的竹叶包裹成糉,一摞摞下锅煮熟。
 
热腾腾糉球出锅,打开油亮的竹叶,立刻浓香扑鼻,令人垂涎。咸馅香味浓郁厚重,甜馅清甜可口,正好中和猪肉的油腻。咸甜混合,令舌尖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正所谓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由此衍生出一句潮州话俗语:“老妈宫糉球,食定正知。”后来成为潮州人口头禅,简化为“食定正知”。意思是,一种东西,你亲自品尝,细细咀嚼,才体会到它的好滋味。店里挂着一块写着“食定正知”的大匾额,粗犷、雄浑的的笔画,体现了美食老字号的坚持和自信。
 
老妈宫糉球给了人们不一样的味蕾享受,香和甜两种味道同时在嘴里相拥、融合,各自精彩,又相得益彰,产生另类妙香、甜糯的感觉,难怪人们又把它称为“鸳鸯糉”,年轻人听了很受落。
 
端午节,不单让我想起故乡独特的老妈宫糉球,更怀念已仙逝的母亲。在我们来加拿大以后,每逢端午节,她都会亲自包糉子给我们吃。今年是她去世十周年纪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华人不多,买糉子不方便,而且不合口味。母亲说以前在香港学过包糉,遂决定自己动手。她包的糉子,并非双拼,馅料主要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加五香粉自己腌製,有时也用烧肉,还有花生、蛋仁、香菇。节前那几天,她忙得不亦乐乎。买料、浸叶、泡米,然后包好绑实,再煮几个小时。累得满头大汗,但见我们吃得有滋有味,也满心欢喜。后来她搬进老人大厦,仍乐此不疲。糉子也送予同楼老人共享。直至八十岁,我们才劝说她不要再做。
 
以后几年,我们在端午节也买糉子吃,但她每每吃了两、三口就摇头放下筷子。我们也感到味道真不如她亲手製作的那样新鲜、软糯香口。一次在闲聊时我提到汕头的老妈宫糉球,她一声慨叹,很有感触地说,真的好味,已经五十年没尝过了!
 
端午节又到,又见糉子上市。遗憾的是,妈妈的味道,只能永远留在记忆中。唯有那被誉为中华美味小食的老妈宫糉球,我能再次品味。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