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高铁院士”王梦恕/马 佳

2018-09-23 03:16: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九月二十日午时,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因脑溢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去世,享年八十岁,令人痛惜!

  王梦恕一九三八年生於河南温县安乐寨,他与著名智库学者王梦奎是堂兄弟。他们的祖父王文鬱早年考入国子监,曾任孙中山先生助手和顾问,一九一一年当选众议员。后因堕马导致偏瘫,回温县养老。王文鬱给孙子取名“梦恕”,源於子贡问师的典故。子贡问:“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九五七年王梦恕考入唐山铁道学院桥隧系桥樑专业。当时国家正建设成昆线,他随师生前往实习,其时我国铁路施工还很落后,不幸隧道塌方,八名工人罹难、一名学生受伤。此事对同学打击很大,不少人见隧道危险不愿选择隧道专业,王梦恕却发出“能不能隧道施工不死人”的拷问,主动申请将专业改为隧道工程,立志以“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为楷模。毕业后他放弃留校任教,投身在洛阳的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开启他“架桥樑、打隧道”的光辉人生。

  一九六五年,二十七岁的王梦恕参与修建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他发现了贯通误差,排除了运营障碍,由此脱颖而出。一九八○年,隧道工程局承接衡广複线十一条隧道和三座大桥施工任务。其中全国最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大瑶山隧道长达十五公里,身为工程局科研所总工程师的王梦恕,率攻关小组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画线、钻孔、装藥、引爆,他经常冒着滚滚浓烟衝进掌子面了解爆破效果,在洞中一待就是一整天。大瑶山隧道提前一年半开通,让火车时速从五十公里增至百余公里,大大拓展了岭南与内地的联繫,也一举开创中国隧道建设之先河。

  王梦恕由此名声在外,成为中国隧道领域领军人物。此后他先后主持建设了军都山隧道工程、磨沟岭隧道工程、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工程、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青岛海底隧道工程和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等重大项目。他常说“工程学科要与具体工程项目相结合,一定要到现场做试验,要在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修建厦门翔安隧道时,年届七旬的王梦恕多次深入三十多米深的海底隧道,提出施工方案、解决技术难题,使工程顺利竣工。

  王梦恕的成名,一是实幹、巧幹、科学幹,二是他敢说真话、敢碰“热点”。近年来他屡屡直击中国铁路体制性弊端,对热点问题敢於亮明态度,即使屡遭争议也不改初衷。他提出高铁该不该开通WiFi的问题,直言高铁盒饭不能超过四十元,最好十五元,等等,成为全国两会的焦点人物,引发海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

  被誉为“高铁院士”的王梦恕曾任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两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总以国家高度和人民立场去考虑问题。有人说中国高铁不安全,王梦恕痛斥“这是胡说”,他说中国高铁拥有长距离和大网络建设运营经验,桥樑架设、隧道技术、轨道铺设等技术全球领先,他预言“现在全世界的人一提到手表就想到瑞士,将来一提到高铁就想到中国!”如今此话已成现实,这位有理性、最务实的实幹家,却因常年超负荷工作引发脑溢血,长辞人间。

  王梦恕也一直力挺广深港高铁建设,他盼望京港高铁早日通车、便利港岛与内地联络。两年前他针对香港段建设中一些问题,他指出进度不能一拖再拖,绝不能让此工程烂尾。如今京港高铁业已开通,他却黯然离去……

  献身铁路六十载,名满天下的王梦恕功名显赫,他的一句话令人深省:“做人要学武则天,死后留块无字碑,任人评价。如果大家都不说真话,社会就没希望了!”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