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越南河内还剑湖一景。\作者供图
二○二五年元月农历新年前夕,参加了校友组织的旅行团,去了一趟越南,感触良多。越南战争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打到七十年代,打了十几年;我不敢设想,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也会那么开放,成为世界热门旅游胜地。当然,这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儿子媳妇去了好几次,都说好玩,东西便宜,景点很多,搞得我和老伴也趋之若鹜。
六天五夜,虽是走马看花、行色匆匆,却是印象不错。旅程分北越南越,我们时间有限,只能在北越范围活动;期间还从河内搭了一趟飞机到岘港。
因为时间安排太紧凑,肯定走不完,我们搭了电瓶车,将河内三十六古街的大街小巷花了约一小时快速地游了一遍。这市中心,无论卖什么的店舖,其门口大都摆一两张简陋的木座椅,有时这类座椅还又旧残又矮小,面对人行道又是那样窄逼,尘土飞扬,但不乏来自欧美的白皮肤男女坐着一边喝咖啡,一边晒太阳,与巴黎那种规模浩大的街头咖啡座与咖啡族群大异其趣。
三十六古街毗邻还剑湖,恰逢周末的午后,越南少女三三两两都穿上传统服装,在湖边摆出各种甫士拍照。有的情侣,还让男的手持一束鲜花作献花求爱状请朋友拍摄。越南女性身穿的国服或礼服,有点像中国女子穿的旗袍,只是以浅色为主。当然,美的还有还剑湖边,种植了一圃一圃的花卉,犹如湖的花边,温柔了城市的喧嚣。
在一家天主教堂的斜对面,有一家叫“CỘNG”(共)的咖啡馆,远近闻名,成为外来游客打卡的景点。三层高的唐楼,人头湧湧。欧美人士、东南亚、港台游客来去如鲫不断。座椅都不讲究,较为简陋。命名为“共”,主要是咖啡馆内保留了越共打游击时用的铁锅、书籍,连那些男女服务员都穿着绿军装。
越南最著名的风景当数下龙湾排首。那一个又一个造型千奇百怪的岛屿突出海面,和桂林山水遥相呼应,据说也与久远年代海洋板块的移动有关系。我们乘着快艇、舢舨、小邮轮几种海上交通工具游览了下龙湾。一月份春节前夕虽还并非旅游的黄金档期,游客已然非常多,百来艘舢舨齐齐出发,海面上看去非常壮观。
还有几处印象较深的:一是距离岘港三十公里的会安古城。未到达之前,真不知道到底会安“古”到什么地步,到达后,天色已暗,景物迷离一片。慢慢才弄清楚,眼前是一条河,河对岸高高低低密排着卖各种越南特色物产的大小舖子;各国游客,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多了起来;最惊艳的是河面上三色、五色灯笼来去飘动着,仔细辨别,才看清楚原来是挂在小船上的灯笼。这些小舢舨都很小,了不起只能坐两个大人和一对子女;当然最好的是一对情侣。游船河结束、靠岸,游客上岸,又迎接新的游客上船。随着夜深沉,暗暗的河上彩光浮动,天色水面交相辉映,分不清哪是灯船,哪是水上倒影;随着午夜的到来,人客也慢慢稀落起来,被灯饰勾勒的商铺也渐渐阑珊了。我们也仿佛从唐宋潇洒走了一回,双脚再踏上现实的土地归来。
巴拿山海拔一千四百多米,需要乘缆车上去。那天我们上去,微雨刚过,阴冷刺骨。最惊讶的是整个巴拿山被大雾笼罩,伸手不见五指。法国殖民时期,在这个山头建造了不少城堡式的建筑,我们的午餐,就在一座非常大的城堡内进行。这个巴拿山,大雾、花圃、桥上的石头大手掌,外墙爬满青苔的历史悠久的法式古建筑,组成了颇为和谐的打卡情调,团友们拍了不少精彩照片。
至于岘港的秋盆河上的坐竹筒船活动,娱乐性很高,还给我们分享了越南船夫跳竹筒舞的欢乐,让我们对他们的乐天性格大为欣赏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