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六岁的修行者\陆布衣

2018-09-22 03:16: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宋代赵与时的笔记《宾退录》卷第一载:刘卞功,字子民,滨州安定人。六岁时,他不小心将一个瓶子打破。家人朝他看时,他神色自若:人破都可以修,何况是瓶子破呢?话没说完,补瓶匠就到了。一番修补,瓶子果真像新的一样。从此后,在家的后面,小刘让大人帮他建了个小小的修道场所,再也不和人说话,也不走出那个场所,有时吃东西,有时不吃东西,一直持续三十年。宋徽宗听说了小刘的名气,数次下达命令给当地政府,想要重用他。小刘对使者讲:我发过宏愿的,不走出这个修道的门。宋皇帝知道不能请他出山,就赐了个号给他:高尚先生。

  这无疑是对修道的美化。但是,这裏却透着许多信息:第一,小刘超常人的预见性。确实如他所说的,瓶子打破没什麼大惊小怪的,修补一下就可以了嘛。人都可以修补,难道不是吗?脸破可以缝上,断指可以接上,华佗甚至可以开颅。第二,宋朝的手工艺高度发达。瓶子不知是陶还是瓷,但一定不是金银或者玻璃,小刘知道碎片可以修补,而且不留痕迹。第三,小刘对修道的理解。在其他的记载中,刘高尚道行很深,得神人启发和帮助,但作家赵与时并没有写这些,我想,他写小刘的思想基础或许是这样的:人破了可以修补,瓶子破了也可以修补,这些都是外在的,而外在的成功必须通过存在於我们头脑自身的精神作支撑,才能圆满。只有虚腹,只有静心,才能杜绝尘世一切干扰,达到圆满,这需要持续修炼。第四,管理者也需要道行高深的人辅助。皇帝知道,像小刘这样的,能三十年不和人说话,三十年不出修行场所的大门,实在难得。需要毅力,更需要无慾无求,这样没有私心的人,能做好多少事啊!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