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谈吃,色、香、味、情、趣,浓淡相宜,简直要溢出纸面(或手机屏幕),既引馋涎,又耐回味。但偏偏有人看不惯——天天宣扬这种小布尔乔亚情调,岂非是“为贵族阶级的奢侈生活张目”?这顶帽子扣得着实不小。
有人劝梁实秋:对于这种批评宜一笑置之。这话听起来很熟悉很老练,仿佛是人情世故的总纲,涵养气度的通行证。不过,梁实秋认为:“置之可也,一笑却不值得。”
所谓“一笑置之”,先是付之一笑,继而置之不理。在不才看来,这“一笑”不唯在价值上不值得,在实操上更有难度呢。因为,这个笑的火候和分寸,相当地不好拿捏。嘴角的角度不对,脸上的线条不流畅,容易被人误会是轻蔑傲慢,激化矛盾,徒增更多麻烦。笑得过度了,唾面自干,却又委屈了自己,明明不开心,为什么还要以笑示人,曲意逢迎?既要笑,还要一边小心掂量,调动布局面部肌肉和神经,才尽量凑出一个恰当的“笑”,何苦这么为难自己哉!所以干脆就把这“一笑”省掉。
笑是权利,不是义务。我等平头百姓一枚,既非弥勒佛,又非圣诞老人,没个能容世界万物的大肚腹,也没个有求必应的大口袋,犯不上强行用“笑”来显示风度,配合上演“以德报怨”。有些人,明知不可与语而语之,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无论是回怼或是试图讲道理,都只会陷入一场泥浆战。所以,面对无理取闹的指摘、莫名其妙的批评,不笑置之,就是最物美价廉的优选。不哄抬情绪,也不贱卖笑容。这是一种理性的克制,不为无聊消耗能量。
嘴长在鼻子底下,有的人惯于喷毒舌、吐钉子,而咱还是照谈锅包肉,照吃狮子头。大快朵颐时,笑自然就来了。那是为自己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