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故事 > 正文

萧乾:唯一全程报道二战欧洲战场的中国记者

2018-09-03 11:35:35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萧乾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记者、文学家,翻译家,他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记者,他也是抗战时期第一个深入火线云南实地采访,写就了著名的新闻特写《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的记者;从遗腹子到就读燕京大学,从文艺青年到战地记者,从新闻作品到译着等身,回顾往事,追忆大家,《大公报》成就了萧乾的记者生涯,《大公报》亦因萧乾而骄傲。

图:萧乾与太太文洁若(资料图)

黄豆米是萧乾最后的学生。在萧乾生命最后七年中,给黄豆米写了27封亲笔信。“1997年冬天,萧老在信中写道:‘春天我就要回家了,豆米啊,你帮我打整打整书房吧……’。”黄豆米回忆道:“记得萧老书桌上灰积得很厚,可能因为长年住医院的缘故……这也许是萧老最后一封亲笔信。”1999年立春将至时,萧乾在医院中溘然长逝。

 
图:萧乾给学生黄豆米写的亲笔信,萧乾的字,很大、很洒脱(资料图)

滇缅公路烽火传书

二战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大公报》没有将视野局限在国内,而是积极地走向了世界战场,派多路记者奔赴海外。其中,萧乾是最早和唯一全程在欧洲采访二战的中国记者,并透过《大公报》向国人报道世界战况,也记录了中国人在国际战场的流血与牺牲。

一九三八年一月,中国政府决定开始在西南大后方修建一条新的国际公路。一年后,这条路正式通车,被命名为“滇缅公路”。起点从昆明经过滇西,然后从畹町进入缅甸,全长约一千一百公里,九百多公里在云南境内。后来,滇缅公路一度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战略物资补给线。


 
图:滇缅公路于1938年开始修建。东起云南昆明西出边境重镇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全长1164公里,动用民工20万人,8个月内完工,创造了当时公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资料图)

萧乾自称“未带地图的旅人”,他是个遗腹子,1910年,出生于北京贫民区一个胡同。

“1939年春,我又从香港赶到昆明去采访正在修筑中的滇缅公路。那次我一口气写了五六篇通讯,登在港版及渝版《大公报》上……”萧乾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29岁的萧乾,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亲赴云南,撰写了新闻特写《血肉筑成的滇缅路》──“有谁还有记者幼年涉足‘罗汉堂’时的经验吗?高耸的石级,硕大的飞檐……旅行在崭新的滇缅路上,我重温了这感觉。不同的是,我屏息,我微颤,然而那不是沉甸,而是为他们的伟大工程所感动。正如现代人对蜿蜒山脊的万里长城惊愕得倒吸一口冷气,终于有一天我们的子孙也将抱肘高黎贡山麓,叹止地自问:‘是可能的吗?九百七十三公里的汽车路,三百七十座桥梁,一百四十万立方尺的石砌工程,近两千万立方尺的土方,不曾沾过一架机器的光,不曾动用国库的巨款,只任二千五百万民工的抢筑:铺路,铺石,也铺血肉,下畹段一九三七年一月动工,三月分段试车,五月便全路通车’。”



图:抗战艰苦条件下,沿线的老人、妇女,甚至小孩参与到滇缅公路的修建中(资料图)

滇缅公路,即云南到缅甸的公路,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时隔70余年,再读这篇佳作,仍然感觉“震撼”。



图:1992年5月21日,萧乾晚年再访云南,与学生黄豆米在滇缅公路碧鸡关路段合影(资料图)

亲赴欧洲见证二战
 
萧乾当时从香港到昆明,途经刚刚修好的滇缅路,他立刻被这条公路深深震撼了。通过萧乾的文章,人们知道了二十五万各族民工用生命连接起崇山峻岭,连接起战时的中国与世界,创造了让后人惊叹的奇迹。但在当时,英国为了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不愿意卷入对日战争,驻扎在缅甸的英军一度封锁了滇缅路。

图:英军面对日军的凌厉攻势溃不成军,几乎没怎么抵抗就举手投降,在马来半岛被日军俘虏了5万人,而在随后的新加坡之战中则被俘虏了8万人。(资料图)

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萧乾来到了英国。在英国,萧乾必须面对两国人对这场战争的不同理解。他在演讲中反复讲述自己亲历的滇缅公路,告诉英国民众,英国眼下遭遇的战争与中国抗战是密不可分的。

图:萧乾发来的战地报道《轰炸中的伦敦》

1939年8月31日,萧乾告别滇缅公路,登上了一艘轮船,奔赴战云笼罩的欧洲。萧乾作为《大公报》的特派战地记者,用笔把战时伦敦的方方面面记录了下来,



图:1942年,萧乾在英国伯明翰阅读重庆版《大公报》(资料图)

一九四〇年九月,伦敦遭遇德军飞机大轰炸,萧乾走出校园,看到满目疮痍:“牛津街被炸的稀烂,有如一二八后的闸北。我赶去想抚摸一下它的伤痕,但已不准行人通过。”

萧乾还看到了这座城市在黑暗时期,天空呈现的另一种颜色:“我管它们叫银风筝,因为它们不但有风筝的庄严,飘逸,而且在秋风中也一样弹出铮铮响声。当它们规矩时,可以保护伦敦不至于成为华沙。德机永远不敢低飞,因而也就无从瞄准。”银风筝指的是“防空气球”,大如飞艇,多个成组合地同时放到空中,之间用钢丝相连成网,成为绞杀德军轰炸机的死亡屏障。《银风筝下的伦敦》,表达出一名中国人对英国顽强抵抗的敬意。



图:英国伦敦大轰炸后的废墟(资料图)

而萧乾的欧洲战地之行,正是因了《大公报》老板胡政之的“远见卓识”,胡政之对萧乾说“去吧,缺钱报社给你补……你就是《大公报》派到英国去的一个棋子,先在那里站住脚。”原来,胡政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亲临欧洲采访的中国战地记者。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认为:“是胡政之作为报人的远见卓识,成就了萧乾。”萧乾在英国期间,写就了著名的“伦敦特写三部曲”,《血红的九月》、《银风筝下的伦敦》和《矛盾交响曲》,《大公报》成了当时国内读者了解欧洲战况和战时英伦的重要窗口。



图:1945年二战结束后,萧乾作为战地记者,登上阿尔卑斯山,喝一杯啤酒(资料图)
萧乾简介

记者作家  萧乾

萧乾(1910—1999),原名肖秉乾、萧炳乾,北京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

1935年萧乾毕业后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萧乾去了英国,直到战争结束。1943年,他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

萧乾著名的报道有《欧洲往哪里去》、《轰炸中的伦敦》《矛盾交响曲》《银风筝下的伦敦》等。

《大公报》报道
 

《大公报》2016/5/8  A10版

责任编辑:莫英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