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增加流量 创造容量

2018-07-17 03:17:01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Q房网.香港董事总经理 陈坤兴

  一年一度的书展本周三便要展开。书展临近,每年书展前例必有大量新书,趁书展开始前作出宣传推广。相信大家还记得,早几年前不少关於地产投资、楼市走势的书籍,往往亦会成为书展中的畅销书,但随着市场的转变,未知何解这两年,楼市书籍的畅销程度已有所回落。

  不过在今年新书中,较受关注可能是前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出版的一本新书,书名本为《不能迴避的现实》,笔者亦心想,近年来楼市供不应求的现况,同样亦已成为一个“不能迴避的现实”。

  楼市永远都是一个“不能迴避的现实”,无论你是否支持政府上月底公布的房策新措施,甚或是现正仍处於谘询阶段的土地供应“大辩论”,置业难、上车难、住得细、租得贵等一连串的楼市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亦正如笔者上周专栏所言,政府新房策是透过增加资助房屋供应以协助有需要的家庭置业,同时亦以开徵一手空置税来增加新盘市场流转,针对解决一、二手市场缺盘的现象,让不同买家有更多的置业选择。新房策方向已经不再在於,透过辣招来压抑楼市需求,而是透过不同措施来增加市场的流转,让後市更加平稳健康。

  填海造地由来已久

  如果套用内地的术语作分析,过去政府在房策上,大多透过俗称“辣招”的楼市管理需求措施,集中对於需求侧来调控,希望可以尽量压缩需求侧来调控楼价,奈何在刚性需求下,单靠调控需求侧,最终难免可能只会事倍功半,相反新房策明显是从供给侧着手。

  与此同时,土地供应亦是房屋市场不可或缺的一环,当然亦正如经济学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设定,房屋永远都是一个“需求无限、资源有限”(Unlimited Wants but Limted Resources)的课题,加上香港地少人多,山多平地少亦向来是香港自开埠以来需要面对的问题。事实上,香港过去一段长时间,都是透过移山填海来增加土地供应,相信大家亦知道,无论是九龙湾、观塘、奥运站,以至马鞍山、将军澳等新市镇,当中不少的土地都是透过移山填海造地而成。

  “增加流量、创造容量”便是透过调整供给侧来解决问题,相信可对长远稳定供应有帮助。过去压抑需求的措施已证实收不到果效,要解决供不应求的情况,不是要压抑需求,相反是要“增加流量、创造容量”,让整体的楼市更健康发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