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交银观察/内银建子企拓金融科技 解决技术创新人才难题

2019-07-12 03:03:16大公报 作者:李莹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分析认为,传统银行拥抱金融科技已成大势/新华社

  金融科技将成为未来金融业竞争的焦点。今年5至6月,工商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相继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传统银行拥抱金融科技已成大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专员 李莹

  一、为什么要独立:突破金融科技三个发展窘境

  过去几年,银行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投入巨大,选择金融科技公司化的主要原因是解决发展中的三个体制机制问题:

  首先是人才引不来、留不住。金融科技人才数量不足、结构欠优,难吸引、难保留是整个银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金融科技人员问题”是成立子公司的重要出发点。与部门制管理相比,子公司这种相对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会使人员在编制、待遇、对外职务等方面更加灵活。

  其次是创新总是慢半拍。层级式的组织架构下,信息流通和管理效率难以跟上科技领域快速变化的市场。银行设立独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能够整合科技相关部门,更加贴近市场和客户需求。同时,子公司与母行的风险隔离机制能够一定程度弱化金融强监管带来的风险文化,加大创新激励力度。

  再次是拓展生态需要“中立性”。开放银行是金融发展热点领域,构建合作互信的商业生态是开放银行的关键。以商业银行一个部门进行科技输出,其他中小型金融机构在接受技术时,容易出现不信任问题。子公司可以通过组建独立团队、设立防火墙、信息保密机制等一系列手段化解该问题。

  二、独立之后做什么:不是内外平衡问题,而是成长问题

  有观点认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独立后需要考虑对内服务与对外服务的兼顾与平衡问题。笔者认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发展路径通常遵循由内到外的成长轨迹。成立初期主要以服务集团及集团内部子公司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技术输出、服务同业。因此,摆在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面前最关键的是如何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成长转化的问题。

  对内服务。在服务内部的过程中,呈现三个进程:首先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搭建、技术内部孵化等方式提升集团的信息化水平;其次是推动集团金融服务场景化、平台生态开放化、风险管理智能化,赋能集团数字化转型;再次是提升集团内经营管理的反应敏捷性、激励有效性和创新持续性,提升集团差异化竞争能力。

  技术输出。金融云、开放平台、软件和谘询服务是金融科技公司最常见的四种技术输出模式,长期来看,金融云和开放平台是未来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技术输出的主要发展方向。

  首先,云服务带有整合各方资源、撬动和连接多方场景和生态的能力,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推手。

  其次,银行金融服务平台化的合作会成为银行金融服务输出的重要形式。用开放平台模式推动科技与业务、内部与外部跨界融合发展,是实现银行向外延伸和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路径。

  三、如何脱颖而出:“做得不同”或“做得更好”

  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对金融科技需求量大、紧迫性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银保监会要求到“十三五”末期,银行业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5G技术、产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衍生出的金融科技需求也不容小觑。当前,金融科技市场格局主要由传统IT服务商、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三方占据。

  面临互联网系金融科技公司的直接竞争,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虽然没有独立牌照优势,但也拥有更多独特的金融资源优势。若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至少可以有两个路径选择:要么做得不同,要么做得更好。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能否做得不同?无论是互联网系,还是银行系,最终都是想通过科技输出来建立生态。银行系最大的优势在于对业务运营、监管要求的理解更为深刻,金融集团化优势能给予更多金融资源。一些银行系已经借助母行资源优势,演化出差异化特征:兴业数金在同业平台业务上保持领头地位;光大科技则深耕支付,将场景、服务生态与金融科技输出相连接。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能否做得更好?不同的文化基因,使得银行系科技子公司在某些领域可以做得比互联网系更好,比如银行的反洗钱、风控等核心领域。

  但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脱胎总行部门,短期难以彻底摆脱传统IT部门管理形态,建立起业务价值驱动的市场化机制。

  对此,母行需要重新把握金融科技子公司在银行集团整体中的定位,促使金融科技子公司真正成为业务部门合作伙伴而不是开发部门。子公司则需要将完善公司治理,加快市场化、专业化发展,鼓励创新文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