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新中史课程大纲有助学生认识国家 填补历史学习空白

2018-06-15 09:24:14大公网 作者:吕少群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虽然全港约八成初中设立中国历史科,但教育进度千差万别,学界近年甚至出现中三中史课本只买上册的怪现象。前中史教师会会长许振隆认为,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就在课本下册。不买下册课本,几可肯定有关课堂不会教民国史遑论共和国史,将形成学生对有关历史知识和观念的空白。对于教育局上月公布的初中中国历史科(中一至中三)的修订课程大纲并由后年起全港中一施教,他相信可望填补这个重大漏洞。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传两晋,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北南宋,元明清后帝王休。”这是许多初中生琅琅上口的中国历史朝代歌之一,当中的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唐宋元明清,都是中国历史重要时期,也是初中中史重要教学内容,合计佔据了百分之七十甚至更高的比重。结果,许多学校在中三下学期才教到中华民国,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往往去到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学期尾,课节所限,能教到改革开放,甚至香港回归的,为数恐怕不多。

身为资深中史教师的许振隆还注意到近年一个令人忧虑的情况:好几间中学的中三中史科,只买上册而不买下册。按现行课程编排,上册一般从满清入关讲到辛亥革命,下册则是中华民国成立、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乃至新中国建立,一直说到改革开放,有的还讲到二千年之后。“可以肯定,不订下册,一定不教下册的内容。”许振隆指出,有些学校就算教到民国,也只讲到九一八事变而已,甚至教到孙中山逝世就结束了。

现时教当代史赶急跳

换言之,与今天密切相关的中国现当代史,包括民国史、共和国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政外交,以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等重大历史事件,在为数不少的学校,不是跳教,而是不教,这对于学生了解现代中国、今日香港的前世今生,恐怕不止是缺陷,更是遗憾。再者,当学生升读高中后,作为选修科的高中中国历史,又有多少学生去读?而新高中中史考生已降至六千上下,只及旧制中学会考考生十分一左右。如果中三都没有接触到现当代史,对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茫无头绪,就不足为奇了。

按教育局统计,扣除英基和国际学校,本港八成学校(包括官立、津贴、直资以至私校)初中都设有中史科,照理说初中生都应从上古史学到当代史,基本认识国家民族发展脉络才对。但许振隆所接触的情况是,只教民国史,而不教共和国史的不是单一例子,其中有的还是名校,那岂非偷走了不少学生认识现当代史的学习权利和机会?

新修订的课程大纲,规定中国历史为全港初中必修科,强调“古今并重”,不再局限于朝代史。每周两节的课堂,除了讲政治演变,也要教文化特色和香港发展。按课程编排,划分为九个“历史时期”,中三这一年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时期,就是民国史及共和国史。许振隆认为,新课程下,经过三年学习,相信有助学生形成对国家历史清晰具体的印象,从而填补历史学习的空白。“不会只是有远(古代)的记忆,而忽视近(现当代)的发展。增加了解,才会减少误解。”

【探讨初中中国历史修订课程之一】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