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归长者杨达钧夫妇/ 帅诚 摄
9月1日是港澳台居住证开放申办的首日,香港工联副会长黄国健一早便陪同10名港人来到广州市番禺区公安分局户政办证中心申办居住证,在办证大厅记者看到,除了工联会组织的港人,自行前来申办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人远超预期。“这个居住证办理点距离广州最大的港人聚居社区祈福新村不远,所以很多得知消息的港人都自发前来。”工联会负责人叶小姐说道。仅截至当天上午12时,该办证中心就已成功办理60余个居住证申请。
在当天等待办理居住证的港人中,有正在广州就读大学的港生,也有已在内地定居十余年的港归长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几位刚从广州高校毕业,决定留在当地创业的香港青年人。
居住证圆港青“教师梦”
今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的港青郑汶珠,如今已是港资公司日晞教育的创始人之一,早在港澳居民居住证实施意见出台时,郑汶珠就从母校的校友群里得知了消息,“了解到居住证会带来很多便利后,当时就决定要赶在开放申办的第一天办下来。”通过香港工联会详细了解了申办所需的材料后,郑汶珠将办证所需的回乡证、半年内证件照、就读学校证明材料等准备齐全,在办证窗口仅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拿到了居住证申领回执。记者注意到,办证所需的所有材料用一个薄薄的便携文件袋就能全部装下。
创业港青叶沛汶 /帅诚 摄
拿到申领回执后,20个工作日内便能收到港澳居民居住证。与港归长者和港生们的需求不同,郑汶珠办理居住证更多是为了创业的方便。“因为公司属于港澳台自然人独资,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以前只能提供回乡证,还要准备很多材料,十分繁杂,有了居住证之后,今后办理类似业务程序上会简化很多。”此外,居住证的办理放开,还实现了郑汶珠当老师的愿望,“在暨大就读期间我就一直想报考国家教师资格证,但受到回乡证的限制,不具备报考资格,居住证拿到手之后则可以直接报考。”她表示,作为一家专业教育机构的创始人,拿到教师资格证势必会为自己的履历增加重量。
创业港青郑汶珠 /帅诚 摄
郑汶珠的同事叶沛汶,是今年刚毕业于广州大学的港生,与其他几名港生“组团”前来办理居住证。叶沛汶坦言,公司从创建开始就一直为内地员工购买“五险一金”,但由于自己的香港身份却无法享受到社保、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所以第一时间就来办理居住证,相信今后在工作、生活中都能与内地居民待遇越来越接近。”
工作人员将居住证回执交给港人/ 帅诚 摄
港归长者办证“自由行”
相比创业、工作中的便利,港归长者群体则更关注居住证在出行住宿方面带来的改变。今年81岁的长者杨达钧,在工联会志愿者的陪同下,当天一早便和夫人在办证大厅拿号等候。据杨达钧介绍,自己已经回到广州居住了十余年,喜爱旅游的他却因为回乡证在内地办理住宿和交通购票的不便,每次旅行只能报团从香港出发。“本身住在广州,出游却要先回到香港再统一乘车到内地,十分不便。”在等候了约半小时后,杨达钧和夫人均成功拿到了申办回执,杨达钧欣慰的表示,没有了住宿的后顾之忧,自己还能在耄耋之年体验一回“自由行”。
工联会副会长黄国健:内地税收政策让部分港人观望
大公网9月1日讯(记者 帅诚 )在1日的办理过程中,香港工联会副会长黄国健一直在现场陪同办证的港人,并充分了解大家的诉求。对于港澳居民居住证办理的开放,黄国健表示十分支持,“居住证解决了以前回乡证无法享受的内地社保、公积金、购票等一些列难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对香港人才的吸引也一定会发挥积极作用。”
工联会组织10名港人办理居住证 /帅诚 摄
然而,工联会平时长期接受港人的咨询和诉求,也使得黄国健十分清楚居住证仍然存在一些未能消除的问题。“虽然居住证的好处很多,但仍有一部分往返于粤港两地的港人持观望态度。”他指出,这些港人的最大顾虑便是内地与香港税收政策的巨大差异。“内地普遍高于香港的个税税率,使得一部分因工作往返于两地的港人无法下决心定居在内地。”
正如黄国健所担忧的,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物联网研发部总监高民日前就表示,就职于霍英东研究院的港籍科研人员,为了规避在内地工作183天的个税界限,每周需往返于广州南沙和香港,长期奔波十分不便。
对此,黄国健表示,个税政策还需两地政府进行更深入的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