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中国研航天飞机 1小时可达全球

2019-11-26 04:24: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未来的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将极大满足人和货物超远程运输的需求。图为今年8月,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和潇湘一号07卫星发射升空/设计图片

最快在2030年前后,中国将突破高可靠、低成本的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关键技术,建立试用系统,完成商业化运作、大众化出行的前期准备。在这套系统下,可实现全球任一城市1小时内抵达,“白天纽约开会,晚上返回上海”将不再遥远。地月空间规划建设权威专家25日在广州透露,建设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将是中国发展地月空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将极大满足人和货物超远程运输的需求。/大公报记者 敖敏辉广州报道

25日,被称为“科技达沃斯”的第二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在广州高新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透露,作为地月空间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突破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关键技术。

回收火箭最快明年实现

包为民指出,航班化航天运输可解决洲际旅行耗时长的问题。“高铁时速约300公里,飞机为800公里左右,但在洲际旅行时,比如中国到欧洲、美洲,需要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而且在狭小的经济舱内,旅客的舒适感是比较差的。所以我们提出应用航天技术来解决远程大众化出行和物流问题,这就是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

包为民指,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主要由1小时全球抵达运输、天地往返运输和空间转移运输三大部分组成。其中1小时全球抵达运输主要负责人与货往返地球表面与亚轨道的运输,其技术途径是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和高超声速技术;天地往返系统主要负责地面与地球轨道空间之间的人与货往返的运输,其技术途径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上升力体式重复使用运载器;空间转移运输系统则通过自主交会对接技术、新型空间动力技术等完成。

因此,该系统的第一步是要实现运载火箭可回收或者可控,即做到火箭重复性使用的同时,要能够精准地落地到目标位置。包为民透露,最近中国已经做完了相关试验,最快明年就可以看到可回收火箭技术的突破。

2030前推出试用系统

载人火箭发射之后抵达预定空间还需要安全返回。而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掌握载人飞船技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储备。包为民指,下一步就是要解决返回器的问题,比如快速更换防热套,或者进一步改进材料,不用更换就可运行多次。

至于整个系统什么时候能够整体研发完成,包为民指,专家组与国家有关部门对接时的意见是,按照目前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进度,预计2030年前可以突破一些关键环节,推出试用系统,“再往后延伸一段时间,就可以达到运营状态。”

在大会上,包为民演示了在该系统下旅客从美国纽约到上海的旅行过程。记者看到,整个过程和搭乘飞机航班大体相似,旅客抵达纽约的火箭发射交通枢纽后,上“车”后发射,仅用40分钟左右就抵达位于上海的水上火箭基地,然后再乘船离开。

包为民指,该系统能够满足人和货物的洲际运输需求。比如货物方面,中国客户下单后,外国货物一两天内就可送到手上。

地月空间经济区2050建成

事实上,研究和发展航班化航天运输试用系统,只是我国建立地月空间经济区的第一步,也是近期目标。包为民介绍说,地月空间将成为未来相对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发展的战略空间,产生巨大的经济和军事作用。

按照规划,中期也就是2040年前,中国将正式建成高可靠低成本的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满足航天重大任务和商业化运营需求,推动航天产业和太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将建成地月空间经济区,促进经济社会科技民生发展,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