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自6月28日起,中国民航局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被召回范围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图为杭州机场在安检前设置充电宝“核验处置点”,方便旅客提前检验。\网络图片
充电宝安全问题激起千层浪。近半月来,充电宝安全风波愈演愈烈──头部品牌罗马仕、安克创新等接连召回产品超百万台,民航局发出“3C禁令”禁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上境内航班,多个品牌的3C认证被暂停……
此次风波核心直指电芯缺陷,涉事供应商係当前市场上的头部电芯供应商,导致市面上大量充电宝品牌被波及。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场风波的根源在于市场的低价“内卷”,产供链的失序竞争最终反噬品牌,此次风波或将重新洗牌,汰弱留强,充电宝行业也有望从无序“内卷”转向品质竞争。\大公报记者 李紫妍广州报道
随着手机日渐成为“人体器官”,充电宝也成了人们外出必备产品,“续航焦虑”催生移动电源这一千亿级市场。但近期,人们的充电和安全焦虑又被点燃。先是罗马仕、安克大范围召回上百万问题产品,日前民航局又发布通知明确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目前国内多地机场已明确按相关规定实施。此项禁令一出,受到波及的消费者群体范围进一步扩大。实际上,国家对充电宝产品的3C认证管理从2023年8月开始,2024年8月起才强制规定“未获得3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新规实行至今未满一年,这意味着市面上仍有大量新规前的无3C认证产品流通。“3C禁令”一出,大量产品面临无法登机的风险。另外,还有部分厂商的3C认证被暂停,进一步加剧了消费市场的不安,给各大品牌带来信任危机。
矛头直指电芯代工乱象
有业内人士介绍,移动电源作为多部件组成的整机产品,其3C认证包含两个层级:一是核心部件合规,包括电芯在内的所有主要零部件均需通过3C认证;另一部分是整机综合测试,产品组装完成后须通过循环寿命测试、跌落防护测试等多项检测,确保符合国家3C认证标准。而此次风波的矛头主要集中在电芯缺陷上。
关于召回原因,安克创新和罗马仕都表示,因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电芯原材料“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在来料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极少数产品在长期循环使用后隔膜绝缘失效,引发过热甚至燃烧。据了解,两个品牌充电宝的上游电芯供应商均为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普瑞斯”),这也是当前充电宝电芯业内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业内人士称,其巅峰时期市占率或超过90%,除了上述两个品牌,还为小米、绿联、倍思等多家头部品牌提供过电芯。
品控低劣品牌面临退场
供应链失序背后,或是价格“内卷”引起反噬。电芯是充电宝最主要的硬件成本支出,成本占比一般在50%以上,是品牌方压缩成本的首选,业内人士指出,移动电源行业技术门槛较低、市场集中度不高,“内卷”现象严重,厂商竞相追求快充功率、体积、性价比,利用采购话语权优势不断压低电芯采购价,为了接到订单,电池供应商就可能采购品质较差的原材料来控制成本,而这一切最终仍将反噬品牌自身。目前,在淘宝、天猫平台搜索“罗马仕充电宝”结果均显示“没有找到相关宝贝”,罗马仕京东旗舰店也已搜索不到充电宝产品。
目前,安克创新有人士表示,公司已与宁德新能源ATL签署合作协议,首批4500万个电芯采购合同已下,其他品牌也纷纷转向亿纬锂能、珠海光宇、力神等电芯厂商,原本由安普瑞斯主导的国内充电宝电芯市场格局将迎来重塑。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认为,“召回事件或使更多的充电宝厂商意识到要选择大厂产品。”有产业链人士表示,未来缺乏全流程品控能力的品牌将面临更大的淘汰风险,守住行业安全底线将要求供应链增加透明度,如此一来,充电宝行业有望从无序“内卷”转向品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