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郭新:港科研机制束缚天文学发展

2018-07-14 03:16:26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郭新(中)表示,国家对科学发展投入大量的资源,期望香港加强与内地科研合作。图为他与研究团队探索太空新生物

  刚退休的天文学家、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主任郭新主要研究的範畴是恒星之死。他说所有恒星最後一刻都会经过一个阶段叫“行星状星云”,在这状态下,恒星彷彿似烟花,在生命的尾声迸发出最灿烂的颜色。除了烧光最後的火花,郭新还发现恒星死亡之时所喷发出的星尘,包含着有机物,向宇宙散播开去,有可能就是各星球的生命起源。这就像郭新期望香港天文学专家能迸发火花,伴随中国的太空事业一起闪亮。/大公报记者 吕少群

  继自行建成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俗称天眼)後,我国设计的高电磁天线将用於“世界巨眼”(SKA)以倾听宇宙深处的太空声音。郭新接受大公报独家专访时指出,国家对大科学发展的大手笔投入和启动大项目,逐渐吸引欧美科学家来华参与,也带给香港未来十年难得的机遇,他期望港大新任校长张翔能切实加强与内地科研合作。

  两年前,郭新向大公报记者指出,中国太空事业正处於大发展阶段,香港可以有十年的机遇期,要好好把握,否则再无优势。今年初,他退休了,再度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他说观点不变。“当今中国太空事业的发展追得上美国五十年前的速度,天文学(毕业生)的前途完全不用担心,香港有非常好的机会,科学家出路好多,中国需要好多人才;照我观察,特别需要高层次人才。”

  内地高教界掀太空热

  信手拈来,郭新列举了国家令人振奋的连串大项目,包括在南极海拔4000米的最高点设立观测站,他说那是全世界建设条件最困难但也是最好的位置,“该处又高又冻,无水分,接近太空环境,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看望过运送建设物资的雪龙号破冰船,看得出国家决心好大。”

  国家投入太空的资源和决心都有了,郭新说对人力需求也更大,特别是训练有素者。他鼓励年轻的大学生不要只想着在香港发展,因为全世界包括美法德都看好中国太空事业前景。“以往,美法德科学家为了工作而流动好普遍,近年渐渐多了欧美科学家到中国工作。香港与内地,同文同种,沟通更方便,机会将更多。”

  12年来,郭新目睹内地高教界掀起太空热,设立太空研究院所的院校,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範大学等几间,扩展至中山大学、云南大学等几十间;澳门科技大学就挖了香港科技大学研究月球土壤的陈炯林去当太空研究所所长。国家继自行建成全球最大的“天眼”後,几年内,从几米到几十米口径的红外线望远镜相继在国内和国外建起来,我国设计的高电磁天线将用於“世界巨眼”。

  叹当局及院校不感兴趣

  郭新语重心长地指出,内地好希望香港在国家太空事业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学院很期待与香港大学等院校就此加强合作,包括协助训练更多人才。很可惜,12年过去,特区当局以至院校对发展大科学都不感兴趣,也无意发展天文学领域的前沿科学,他坦言对此感到伤心。“不展开相关研究和教育,香港下一代难有发展机会。”他补充,美国任何像样的大学都设有天文学这门历史最悠久的课程,因为它带动众多新兴科学,社会产值无可限量。

  郭新亦遗憾地说,对於与内地合作搞科研,一些有影响力的人没有兴趣,“科学无国界,中国好多好嘢,几间院校都未看到,研资局也只关注现有科学家。”虽然身份已由香港大学讲座教授转为荣休教授,郭新对香港以至港大仍充满期望,他注意到候任校长张翔表明希望加强与内地科研合作,“我希望他切实做到。”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