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华与在实习港生交流,张聪摄。
27日下午,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探访了在京参加“香港青年内地法律专业实习计划”的香港法律专业学生。座谈会上,刘江华表示,民政事务局高度支持香港青年学生赴内地实习,拓宽青年人视野,加深他们对内地的认识。他指出,随着香港与内地各方面交流的不断深化,目前,民政事务局每年投入超过1亿港币,资助香港青年学生利用假期到内地实习,并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更进一步了解国情。最后,他寄语香港青年学生,多关注内地发展,多来内地交朋友。
刘江华表示,香港青年通过到内地城市交流,既能了解各地文化与就业前景,又能结识新朋友,建立人际网络。他指出,截止目前,每年约有3600名香港青年学生利用暑假到内地不同城市、单位、企业实习。刘江华说,希望香港的年轻人利用北上实习机会,积极融入内地发展,并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多结交内地朋友,更进一步了解国情。
刘江华与中国移动实习港生合影,张聪摄。
对于“香港青年内地法律专业实习计划”,国际青年法律交流联合会创会会长范凯杰表示,今年是实习计划开展的第三年,成功在实习岗位数量和类型多元化上取得重大发展,安排超过100名学生在北京和上海的法律机构当实习生。其中包括,大成、君合等排名前20的律师事务所,以及中国移动、中国东方航空等大型央企的法务部,“深信本年度的实习计划将继续为香港青年法律生带来难得且独特的工作和生活体验,并为他们未来法律事业发展提供了具价值的导向。”
作为本次实习计划的合作单位,中国移动集团相关负责人吕平表示,中国移动作为中国信息通信产业主力军,非常重视香港市场。他表示,很高兴能够成为本次实习计划的合作单位,并给实习生进行了详尽的实习规划,希望香港法律专业学生通过本次实习经历,切实感受到通信领域行业发展,体验公司“和法同行”文化,更好明晰己之所长、所需、所爱,为未来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座谈会上,香港法律专业学生积极分享了她们的实习经历。实习学生代表吴纪涛表示,通过实习计划,不仅体验了内地的法务工作,还深深体会到香港发展与内地发展息息相关。她指出,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虽然短暂,但实习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实习规划,让其有幸接触了不同层面的法务工作。
实习学生代表苏凯滢表示,通过一个月的实习,不仅提升了思维能力,还深刻了解了内地文化。她告诉本报记者,刚开始还担心融入问题,但内地的同事都很亲切,很快就融入了公司这个“大家庭”,“公司不仅帮我们建立微信账号,还教会我们如何使用移动支付。此外,实习之余,公司还组织实习港生一起,到故宫等文化古迹参观,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