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妍之有理 | 电视不死

2022-04-24 04:23:45大公报 作者:屈颖妍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很多人都说,电视已死。网络年代,电视已成夕阳行业,尤其年轻人根本不看电视,方寸手机才是他们的世界。

  我觉得,说对了一半。

  没错,网络盛行,电视确实被抢去很多客仔,新闻可以手机看、剧集可以手机看、综艺节目在手机更是碎片化,什么种类都有,而且没尺度没底线,一定比受电检限制的电视节目过瘾。那么,电视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我认为,有的。

  汰弱留强,市民还看电视,主要有几个原因:一,好看;二,城中话题;三,与自己有关;四,方便。

  这是我从2021年的东京奥运和2022年的北京冬奥总结出来的观察。

  东京奥运之所以能够在香港掀起热潮,以上四点原因皆中。一,奥运云集世界最顶尖选手,比赛一定好看。二,“昨天有没有看全红婵的无水花跳水?”那就是话题。三,香港队的张家朗、何诗蓓拿奖牌了,这就是与自己有关。四,几个免费电视台从早到晚都有直播或重播比赛详情,那就是便利。

  试想想,香港人对冬奥运动认识有几多?过去我们叫得出几多个冰雪运动明星的名字?我想,答案就算不是零都接近零。

  然而,冬奥期间,大家仿佛都成了冰雪专家,那阵子,谷爱凌、苏翊鸣、武大靖等体育明星肯定红过刘德华,一个从不下雪的地方,市民对冰雪运动忽然热衷,除了因为好看,最大推动力就是方便,大家随时随地打开电视都有得看。所以,电视不会死,只要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电视还会有很多发展空间。

  前几天我们“体育、演艺、文化、出版”界别的选委跟特首候选人李家超先生开网上咨询会,我就提议,把香港电台现有的免费电视频道,收回来做24小时“体育文化”台。

  体育、演艺、文化、出版这些范畴,其实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栽种这种软实力,除了有内容,更要有平台。

  政府一直有很多培训计划,训练出潜质运动员、音乐人、艺术家、演员、舞者……人有了,都要有平台让他们发挥、磨剑,才能成大器。所谓平台,除了是实体的启德体育园、西九文化区,其实还有一个更便宜的途径,就是免费电视。

  张家朗都不是一天就成为神话,如果香港有个体育文化台,播放一些“跟大家有关”的故事,如:学界篮球冠军赛、学界田径总决赛、学界舞蹈节,甚至亚洲锦标赛、全运会等等,年轻的运动员或者演艺文化工作者有了表演平台,就会更有动力去发挥所长。况且,直播一个学界田径运动会,学校老师学生会看、家长会看、校友会看、子女有份参赛的家长会叫姨妈姑姐看……收视一定会好过之前港台直播台播的龟和鱼。

  正如我刚才说,电视好看是一个因素,“关我事”也是个因素。你儿子的表演未必好看,但他上电视表演你就一定会看。香港电台有三条免费电视频道,如果能把它的内容打造成香港人觉得“很好看、有话题、关我事、随时可看到”,那将会是一个发挥香港软实力的最佳平台。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