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妍之有理 | 谁勒索了谁?

2023-02-09 04:24:02大公报 作者:屈颖妍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日,著名导演张婉婷为英华女校学生拍摄的纪录片《给十九岁的我》引发罗生门,新闻在城中闹得风风火火。

  纪录片中被拍了十年成长故事的两位同学,忽然反面不认人,在媒体发表万言书控诉导演,说她们一直不情愿地被拍摄,电影也在她们不情愿之下“被公映”。

  连日来,媒体的助力、网民的轰炸,令导演被千夫所指,一齣得奖电影,在社会压力下,成为牺牲品,电影公司决定把戏落画。

  《给十九岁的我》其实去年8月已在香港国际电影节首映,之后再参加台北金马影展、布拉格亚洲电影节、伦敦东亚电影节,并在今年的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中夺得最佳电影奖殊荣。

  在世界走了几个圈,原来在被访者眼中都不算公映,除了当事人,愈来愈多人跳出来指责导演说,电影的公开上画未征得被访者同意,她们由头到尾都不想拍。

  拍了十年、上映大半年,几个成年人现在说,是被迫的、被骗的、被情绪勒索的,整件事,很不合情理。

  一切,源于1月27日,那天开始,所有是非、对错、观众评价,都180度转变。

  那天,政府宣布成立“推广香港新优势专责小组”,目的是推广及唱好香港,小组招揽了来自不同界别的代表人物加入,而电影界的代表成员,叫张婉婷。

  自那天起,网上不断有人呼吁大家杯葛张导演新上画的电影《给十九岁的我》,亦有人指责张导因利益被收编,借《给十九岁的我》一片来帮忙说好香港故事,所以,纪录片中的女孩全部被出卖,成为唱好香港助攻的一员。

  一切清晰不过了,所有不合情理都变得合情合理了。

  电影公司明明清清楚楚跟学生及家长签下同意书,然后开始了十年合作。不只导演一人,还有整个摄制队十年的努力、英华女校的配合、投资者的金钱……因为两个女孩说:我不高兴,一切就付诸流水。

  她们不断用一个词“情绪勒索”来形容自己过去为何不情愿仍继续拍下去。今天,她们不也是用自己的情绪来勒索导演、勒索电影公司、勒索英华女校,以胁迫电影下架吗?

  法治是什么?不是看情绪,而是靠合约、靠承诺。一齣签了同意书拍摄的纪录片都可以因为两个女子一句“不高兴”、“不情愿”而被推倒,那以后新闻记者不用做访问了,导演也不用拍纪录片了。更重要,是政府也不用找人为香港做事,因为你只要跟政府沾上边,可能立即会被围插,随时损失惨重。

  谁说反对力量已瓦解?一套纪录片的落幕,已让大家见识到反政府的暗黑力量大到什么程度。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