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带一路”倡议至今10周年,为沿线国家及地区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图为中欧班列。\资料图片
【大公报讯】记者任芳颉、郭瀚林报道: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亦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会间,港澳代表委员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给沿线国家创造了更多发展机会,也打造了一座“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他们建议借力“一带一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传统交融现代 传递共赢理念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胡剑江表示,目前中国文化传播和保护还远没达到应有的水平。通过支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讲好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会明显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一带一路’沿线有65个国家、44亿人口,我们应当结合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和贸易往来,加大力度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胡剑江说,通过官方+民间的方式在沿线国家举办各类文化节、展览、学术交流活动等,能够很好的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传递互利共赢的理念。
胡剑江建议,发挥华侨、华人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海外开展如武术、龙狮美食、中医、节庆等活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讲好中国现代化故事。另外,支持驻外使馆等部门与各国华人、华侨积极合作,让海外受众有更多机会认知和认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
向世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成就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何敬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文化传媒产业成熟,具备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先天优势和条件。他谈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而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改革发展经验,可以“脱贫”为主题,立足湾区、协同港澳、打造传播窗口,向世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和经验。
“大湾区国际化程度高,用好港澳外联内通的独特优势,组织国际性大中型媒体,用当地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清晰、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中国。”何敬麟建议通过加强中外媒体互动交流,建立畅通传播渠道,通过国际媒体培育、打造一批具影响力、会说中国故事的外国网红,让中国文化走进外国青年人的心里。
“澳门人爱国爱澳,应当发挥对外窗口作用,帮助内地产品出海。粤港澳大湾区肩负讲好故事新担当。”何敬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