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习近平回信勉励香港培侨中学学生:锤炼过硬本领 建设美好香港

2023-07-26 04:02: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联办主任郑雁雄受中央委托到学校宣读回信。\中联办图片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24日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得知你们通过参与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与“天宫”航天员互动等活动,更加深刻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身为香港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我很欣慰。

  习近平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广大香港同胞素有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希望你们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培侨中学创办于194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升起五星红旗的香港学校之一,建校以来培养了大批爱国爱港人才。近日,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汇报参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表达赓续爱国爱港精神、为国家强盛和香港繁荣贡献力量的决心。

  7月24日,习近平主席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肯定同学们在来信中深刻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身为香港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广大香港同胞素有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勉励大家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材。昨日(25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受中央委托,来到培侨中学宣读回信。署理行政长官、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出席。

  郑雁雄受中央委托到校宣读

  勉同学不负关怀不负期望

  今年6月20日,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致信习近平主席,汇报了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去年“七一”在港重要讲话一年来的情况,讲述了参与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与“天宫”航天员互动等重要活动的体会,表达了赓续爱国爱港精神、为国家强盛和香港繁荣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

  郑雁雄在宣读回信后表示,习近平主席一直关心着香港青少年朋友,寄语香港社会“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嘱咐“每一个香港青年都投身到建设美好香港的行列中来,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这次,习近平主席又给培侨中学学生回信,对香港青年提出热切期待,谆谆教导大家要知与行结合,知世情与知国情结合,家国情怀与过硬本领结合,成长成才与贡献家国结合,充分体现了对香港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和祝福勉励,对“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爱国传统代代相传的殷切期望。

  学生代表:

  坚定报效祖国建设香港决心

  郑雁雄说,培侨中学在香港素以爱国传统著称。希望同学们不辜负习近平主席的殷切期盼,把准人生航向,激发不竭动力,高扬奋发之帆,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希望培侨中学继续弘扬“培才思报国”的办学宗旨,秉持最鲜明的爱国特质,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希望香港各界更加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为他们铺路搭桥,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培养更多堪当时代重任的“一国两制”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给习近平主席写信的学生代表陈蔓琳表示,习主席的这份礼物非常珍贵,将继续保持积极、主动、热诚之心,努力增长才干,成为立足香港、胸怀祖国并拥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曾现场参加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的培侨中学代表曲木之懿同学说,习主席的厚重寄语,深深烙印在莘莘学子心中,我们将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追寻前辈的脚步,了解国家发展,坚定报效祖国、建设香港的决心。

  培侨中学校监曾钰成代表学校对习主席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这是香港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习主席的回信令培侨师生深受感动,未来将引领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继续推广爱国主义教育事业。

  特区政府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发言表示,习主席非常关心关爱香港青年人,特区政府将以行动回应习主席的嘱托,以“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为目标,不断充实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的国家观念。

  校长:这是对全港学生的期望

  【实习记者魏溶、徐舒燕】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习近平主席亲自回信给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肯定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身为香港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学生们都特别激动。他相信这不但是习主席对培侨中学学生的期望,更是对香港全体学生的期望。

  伍校长说,自己因学校其他事务不在香港。他于昨日早上得知中联办主任郑雁雄要亲自到学校,为学生传达习近平主席回信的内容,感到非常激动和感恩,虽然现时正值暑假,但学校很快就通知学生代表和老师回校聆听回信,见证激动人心的时刻。

  伍校长表示,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将在校园内展示,学校并会安排学生们认真学习贯彻回信的内容和精神,希望切实做到信中所说的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他深信学生们亦会加强自身能力,认真学习,将来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昨日,该校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老师穆家骏亲身见证了宣读回信的光荣和喜悦。他表示,校方会根据教育局安排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考察规划资讯,积极举办考察活动,让学生能亲身到内地不同地方,实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及发展,全方位提升对国情的认识。

  穆家骏透露,整个高一年级的学生全力写了这封信,其中陈蔓琳同学是主力。“其实当初写这封信,因为我们学校最近这一年在通关后参与了很多不同的考察,希望把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和成果报告给主席,让主席了解到香港青年人现在融入整个大湾区的发展里面,积极的做出了回应。”培侨学生张嘉怡说,收到习主席的回信十分激动和鼓舞,这是习主席对香港青年的一种厚爱,我们会更加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专心学习,为建设香港献出一分力。

  校友:多到内地亲身感受国家发展

  【记者 于珈琳】当看到习主席给母校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的消息时,作为复旦大学大二学生的培侨毕业生姜霏梵正在贵州道真县上坝民族小学参与支教活动。他曾在2022年作为参加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的两位香港学生代表之一,亲历了那些庄严肃穆的仪式现场。“现在虽然远在贵州,未能回到母校亲耳聆听回信,但依然透过师长们的分享及时感受到习主席对我校师生的关怀。”

  他对习主席在信中对香港青年的鼓励别有感触,“习主席在信中鼓励香港青年‘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作为暑期的大学社团活动,姜霏梵在7月第一次来到祖国的西南。“在贵州的这些日子里,我对习主席回信中的这些话深有体会。”当天正在为当地乡村学生筹办暑期夏令营,姜霏梵更多的了解到祖国乡村振兴的成果。“这所学校的教学楼与食堂分别由不同地区定向捐助,学校对面盖起了安置楼,将不少居住在更为偏远地区的居民迁移至此。”他更被这里“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场景震撼,“若不是亲身到访,我根本无法想像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的扶持力度如此之大。”

  “希望母校的师弟师妹们能如习主席所说的一般,在刻苦学习之余亦要抓住不同的机会,通过不同方式深入了解国情,成为熟悉国情,爱国爱港,能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姜霏梵同时对包括培侨学生在内的香港学生发出呼吁,希望他们能够更多走入内地,亲身感受、理解国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