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面对新的形势,特区政府须团结社会、创新求变,社会各界有责任共同参与。右图:香港需以制度创新把握北部都会区及大湾区机遇,推动创科转型与国际合作。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日前发表题为《坚定笃行 团结奋进──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的“港澳平”署名文章,全面总结了香港在由治及兴进程中的重要成就。
多位政商界及法律界人士表示,回归以来,香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团结社会、创新求变,改革破局不仅是特区政府的责任,社会各界都要共同参与。有商会代表强调,需以制度创新把握北部都会区及大湾区机遇,推动创科转型与国际合作,深化“内联外通”角色,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共同加快香港由治及兴。\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指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香港在《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再上升两位至全球第三,是自2019年后重返全球三甲之列。今年以来,新股集资额达884亿元,位居世界第一。在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共有5所大学进入全球百强,成为全球顶尖大学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以制度创新推动北都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缘政局,蔡冠深认为,香港必须以制度创新推动改革,并把握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潜力,积极打造国际创科高地,为香港注入创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总将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担当商界与政府的沟通桥梁,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内地联系,培育更多爱国爱港青年人才,为工商界注入新力量。中总亦会善用其国际网络,积极扮演“内联外通”角色,向西方社会介绍香港及内地的经济与营商优势,推动港商与海内外企业开展创新合作,促进多边交流与发展,齐心协力建设美好香港,促进由治及兴。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表示,文章详尽列举了香港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治理水平提升以及内外联通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亮眼成绩,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的大力支持、特区政府务实施政的成效,以及社会各界团结拚搏的卓越成果。厂商会认为,香港当前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转型发展黄金机遇和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一国两制”赋予的制度空间与国际化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强化“八大中心”功能定位,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的建设中等发挥更大作用。
厂商会表示,正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大力推动本地产业向创新、智能与绿色方向转型,同时深化与内地的产业协同与市场融合,提升产业链及供应链的韧性和灵活性。
此外,厂商会也致力于搭建国际化平台,协助企业拓展中东及“全球南方”等新兴市场,进一步扩大香港经济发展的“朋友圈”。
经民联指出,近期,外国商会调查显示,超七成会员企业对香港营商环境投下信心票。站在香港迈向由治及兴的历史新起点,经民联将积极发挥工商专业界桥梁纽带作用,与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携手拚经济、惠民生,把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促进香港、内地与国际商界的深度合作,强化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独特角色,既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亦为香港繁荣开拓新局。
发挥独特优势 巩固国际地位
“香港的成功,既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团结奋进。”广东省政协委员、大律师吴英鹏表示,香港回归祖国28年来,特别是现届政府上任以来,香港开始展现出由治及兴的蓬勃生机,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国家安全立法的完善进一步筑牢了社会稳定根基,“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落实并且深入人心,为香港长远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未来,香港将持续发挥“背靠祖国、连结世界”的独特优势,巩固国际地位,增强发展动能。
立法会议员陈沛良指出,香港作为一个细小型开放经济体,且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如何团结社会、创新求变,逐步提升治理水平与施政效能,不仅是特区政府的责任,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配合。
香港现时稳定和谐的局面来之不易,社会各界要倍加珍惜,团结一致共同维护香港社会和谐稳定,并把握机遇,勇于改革创新,共同促进香港经济蓬勃发展。相信在国家坚定支持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香港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