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 评/普检获重大成效 及早建长效机制

2020-09-14 04:23: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为期两周的普及社区检测计劃今日结束,最少一百七十万名市民参加,总共找到最少二十一名隐形患者,最大限度遏制了病毒在社区爆发的传播链,全方位提升了市民防疫抗疫的认识与信心,可以说,普检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效,为香港全面战胜疫情奠定了坚实基础,疫情“清零”,已不再遥远。

  从八月二日开始,来自内地的约六百名医疗检测人员分批抵港,到今日为止已经工作了整整四十五天。他们和本港的近六千名医护人员一道,甘愿冒着危险,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并肩作战,在最短时间裏完成了香港史上最大规模的疫情检测计劃,为保护港人生命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港人不会忘记。

  当然,眼前只是阶段性成果,香港抗疫形势依然不容鬆懈。摆在香港社会面前的是两个重大课题:一是普检结束后,下一步该怎麼办,相关设施如何处理?二是如何建立一套长效的抗疫机制,为社会经济有序恢复正常提供科学的保障?

  普检虽然结束,但整个过程中所包含的科学方法、流程乃至设备,不应就此抛弃。事实证明,全面加强检测,全面推动社区防疫,是遏阻病毒扩散的不二法门。一些珍贵的设备和资源,例如临时检测中心的十六个流动充气实验室,堪称是全球最高检测量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世界许多国家“求之不得”,香港应当格外珍惜,以特别方式保留下来,发展成“常规战备”,以随时应对新一轮的普检需要。

  检测设备未必是最关键的,抗疫政策的思路才是决定性因素。抗疫不可能是短期工作,病毒也不会理会政治颜色与立场,更不会因为社会因素複杂就放过一马。美国、韩国乃至最近的法国,疫情反覆上升连破纪录,正是最有说服力的参照。因此,对抗疫要有基本的判断,这是一场长期战,应汲取过去经验,改变“应诊则诊”的保守思路,迎难而上,以更主动的方式从根本上遏制疫情,尽快建立一套由上而下的全方位长效抗疫机制,应对及时、防範有力,香港才能抵禦新的疫情威胁。

  谁能最先战胜疫情,谁就能获得未来发展的机遇。内地的一系列措施已经为世界作出了表率。香港受疫情所困已经七个月,经济面临灾难性打击,各行各业生意惨不忍睹,许多商业租户甚至面临“断水断粮”的绝境。在疫情相对受控的情况下,应当尽早建立并落实“健康码”制度,科学有序地启动经济活动。此方面不可再拖,也不应再拖。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一针见血地指出,控制疫情并加快推出“健康码”,创造条件放宽与内地往返限制,有助加速本地经济的恢复。全香港社会应积极支持特区政府,借助此次普检的成功经验,齐心协力构建抗疫持久战的有效机制,“码”上恢复经济,抢夺未来发展先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