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政治劣质教育误尽年轻人\艾华斯

2019-06-22 03:12: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重重压力下,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暂缓《逃犯条例》修订工作,那可以纾缓社会的紧张气氛和争拗,也未尝不是好事。但观乎今次事件,可以预见的是,往后香港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将会更形尖锐,特别是来自年轻人的挑战。

  多年来,不负责任的媒体以庸俗反智的文化风靡年轻人,继而发动宣传机器洗脑,日夜狂轰政府,总之特区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对的,而中央政府更被高度“妖魔化”。试看这次修例事件中,年轻人对中央的误解之深,实已达到不合逻辑和令人失笑的地步。有受访者居然说,若条例通过,你不需要做任何不法行为,中央政府要“屈”你便“屈”你!那和被迫害妄想症已相去不远了。真不禁要问,中央要“屈”一个守法的市民,是为了什麼?恐怕连这位受访者自己也答不出来。

反对派以歪理弱化是非观

  可悲的是,不少年轻人不去思考,也不去切实了解内地的现况,只任由错误的观念在心中植根,无限扩大,只要有人煽动号召,就二话不说的反,以情绪代替理智。而这份根深柢固的不信任,正正就是年轻人被洗脑后的结果。

  不幸地,在这次修例事件中,年轻人又一次受到洗脑式的政治劣质教育了。近年来,社会人士对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行为多所诟病,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但是,那又能怪得了年轻人吗?且看他们是如何被教育:

  无论是非法“佔中”或是旺角暴乱,带头违法的人都用尽各种各样的招数逃避刑责。年轻人看在眼裏,自然也认为,做事不须负责任,甚至认为,只要能以巧计逃脱,就是胜利者。你看,在近日的暴动中,搞事者都戴上了口罩,目的就是要逃避刑责,敢做不敢当,不负责任。

  经过这次修例事件,年轻人可能更加会觉得,若政府有任何不合心意的举措,只要跑出来以武力反对,就能达到目的,从而养成人多势众就是真理的心态。久而久之,甚至会养成以暴力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且并不介意用上诸如掷砖、持削尖铁枝作武器的兇残手段。

  更可怕的是,弱化了年轻人的是非观,使年轻人变得诡诈。反对派不少人经常抢佔道德高地,以大仁大义口号,七情上面地去散布歪理。一些有机心的年轻人很容易就能看到,只要你有漂亮的口号,懂得虚张声势,你就可以混淆是非,任意妄为。事实上,中学生都已经深谙抢佔道德高地,以博取同情,争取支持了。本质好的青年学生或许还可以,但那批已跃跃欲试要攫取社会利益的劣质青年呢?这是香港将来必得要自食其果的。

双重标準不谴责暴徒

  真正令人难堪的还是那双重标準,立法会议员毛孟静承诺,反对派不会谴责任何衝击立法会的抗争者。示威者使用武力,他们就不加谴责,反而警察执法,甚至於只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武力,他们就大加挞伐。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本已较为自我中心,议员还要高举这种双重标準,年轻人往后当然更加会觉得,无论怎样,自己做就是对,人家做就是错,并拒绝聆听任何人的逆耳忠言,这会是社会之福和年轻人之福吗?

  同时,在这次事件中,有人在网上把参与维持治安的警员“起底”,大爆他们的个人资料和私隐,作网上欺凌,那可是在教导年轻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啊!

  所谓“西瓜靠大边”,今次“成功争取”,那就更加加强了大众的羊群心态,号称有二百万人参与的大遊行中,不是有人说,后悔第一次遊行没有来,这次出来是为了表个态吗?既然声势已成,政府又让步,当然要把握机会以示自己都是其中一员“胜利者”了,爱起哄热闹的年轻人当然更是乐此不疲了。可以想像,以后会有更多人愿意一呼百应去参与各种社会运动,而这种盲目跟风的羊群心态,到头来只会加剧社会纷争,令社会无日安宁。

  还有一批反对派议员,在立法会争演“大龙凤”,那种咄咄逼人、得势不饶人的嘴脸令人难受。“民阵”在周日遊行后所提出的种种诉求,正正就是这种得势不饶人的扩大。或许年轻人能在这种得势不饶人当中获得快感,以至於趋之若鹜,但这种行事为人方式,是我们所乐见的吗?恐怕这只会荼毒年轻人和损害他们自身的利益。

  再者,“民阵”提出追究警察使用暴力,以及不检控和释放示威者的诉求时,他们所侮辱的其实已不再是警队、特区政府以及特首,而是香港所仰赖的法治精神!真怕这次事件像瘟疫般,直接动摇香港的法治精神,因为那是在公然教导年轻人,只要人多势众,就可以迫对方就範,不守法也无需负上刑责。

  有人说,一个地方的气运就是那地方大多数人,或者是为数足以影响大局的人的抉择,年轻人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翁,他们的抉择当然至关重要。然而,多年来受到这等政治劣质教育的年轻人会懂得作出正确抉择吗?这是我们所忧虑的。到底,如何能让年轻人明白,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行为,只会使社会民生问题更趋恶化,到头来受害的只会是他们自己,又如何消除他们对中央的不信任,都是当前要注视的问题。这是社会的根本,再难也要迎难而上。而其他种种社会老问题,如自由行、房屋问题、物价飞涨、缺乏上流机会等,恐怕也是急不容缓,马上要处理的。而经过今次事件后,起码我们知道社会已病入膏肓,明白到要投猛藥,治沉疴。但当然,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了,且看香港的气运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