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黄维义:争做能源行业绿色先锋

2018-07-05 17:42:47中国能源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成立于1862年的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下称“中华煤气”),如今已是香港规模最大的能源供应商。历经150多年发展,从单一燃气业务到综合能源服务商,从扎根香港到在内地建立港华燃气品牌,中华煤气积极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精益求精的服务精神,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力争打造能源行业的绿色先锋企业。
 
围绕这一目标,中华煤气如何为节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百年历程中,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面对下一步发展,前路又在何方?记者专访了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暨公用业务营运总裁、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暨行政总裁黄维义。
 
坚持绿色理念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
 
中国能源报:在中华煤气管理思路中,有一条重要理念是“产业绿色化”。对此,如何将理念付诸实践?
 
黄维义:作为一家致力于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供应商、服务商,中华煤气长期秉承创新与环保理念,力争打造绿色企业的先锋,由此将“产业绿色化”作为12大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项目运作方面,早在1999年我们便兴建了香港首个垃圾堆埋沼气处理站,利用堆埋区沼气作为煤气生产的加热燃料。2012年涉足水上LNG加气站后,我们在江苏先后投建水上趸船式LNG加气站“海港星01号”“海港星02号”等,大大降低燃料成本、减少排污量,在水上运输“油改气”领域发挥节能环保效应。2016年,我们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工的首个餐厨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项目,可提供生物质垃圾处理方案,一期工程规模达500吨/天,将在今年11月建成投产。
 
产业布局方面,我们在2000年成立了主营新能源业务的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涵盖垃圾堆填区沼气利用、航空燃油储存库及清洁煤化工、煤层气液化、生物质能利用等板块。目前,已建成年产量2.5亿多立方米的山西煤层气液化项目,及年产甲醇超过31万吨的内蒙古清洁煤化工项目。同时,张家港非食用油脂综合加工项目产出首批3000吨绿色再生生物柴油,不仅出口欧洲,还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
 
借助燃气行业的坚实基础和运营优势,我们以“华衍水务”为品牌进军水务产业,2005年以来在安徽、江苏等地投资7个项目,覆盖自来水供应、有机垃圾处置及污、废水处理等业务。目前共有10座现代化水厂,日供水能力超250万吨,日处理污水能力37万吨。
 
2016年,我们还成立了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进驻综合能源供应领域,投资分布式能源和集中供热项目,目前有多个分布式能源项目落地。预计到2020年,直接投资的热电联产、区域供暖、工业供热等项目将达50个以上,投运装机超过600兆瓦。
 
中国能源报:以产业绿色化为基础,中华煤气如何开展节能环保工作?
 
黄维义:在环保政策不断趋严的形势下,环保工作已成重中之重,这也是企业责任所在,加之城市燃气本就属环保行业,因此也具备一定发展优势。
 
作为颇具规模的城市燃气集团,我们首先要配合国家发展,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用气环境及专业的改换能源方案。在国家大力支持燃气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并未被动坐等客户上门,而是主动走出去,帮助用户解决困难。港华燃气还与科研机构、大学院校展开技术交流合作,以降低客户用气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为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同时,作为一家把环保理念写入使命的企业,我们也在内部推行节能环保理念,通过开展植树造林、废物回收利用等活动,倡导生态环保理念、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贡献环保力量
 
积极参与北方清洁取暖改造
 
中国能源报:除自身绿色发展外,企业为所在地区的环境治理做了哪些工作?
 
黄维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性改革转型期,环境治理也迈入全面攻坚阶段,人们对环境保护愈发重视,期待“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生活环境。但在我国北方,冬季清洁取暖比例偏低,尤其是部分地区仍大量使用散煤,取暖效果差,排放物也易造成大气污染。对此,我们积极参与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2017年累计完成8000蒸吨“煤改气”工程,为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清洁取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目前,我们已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中的11个城市分设了14家企业,并积极参与“煤改气”工程,大力推进天然气替代步伐。我们通过加快管网改造及布局、强化技术保障,重点实施城市“煤改气”工程,改造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工业窑炉,并在农村地区开展“村村通”项目,推广冬季天然气供暖。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清洁能源行业优势,配合国家相关能源政策,推动天然气在清洁取暖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共同构建安全有序、优质服务的清洁供暖市场。
 
中国能源报:随着“煤改气”工程的大规模推行,去年冬季在部分地区出现了气荒气短等现象。作为参与方之一,您对此怎么看?
 
黄维义:统计数据显示,北方地区去年因“煤改气”带来的天然气消费增量近200亿方,接近全国总用量的10%,这个数字非常大。
 
我记得几年前,也曾出现冬季天然气短暂短缺的情况,但随着开采量及进口量的不断增加,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去年部分城市出现气源短缺情况,与经济平稳发展带动用气需求增长、能源结构优化、提高清洁能源占比相关。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依然偏高。据国家发改委公布,2017年全国天然气产量14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5%;进口量达9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6%。
 
同时,我国储气能力尚处初级阶段,现已建成的25座储气库占比仅为全年消费量的3.3%。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要求,供气企业到2020年应拥有不低于其合同年销售量10%的储气能力,城镇燃气企业要形成其年用气量5%的储气能力。综上所述,能源保障仍是目前发展中必须应对的问题。
 
其实早在2011年,中华煤气就已与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合作,投资和建设港华金坛储气库,这也是国内城镇燃气第一个大规模地下盐穴储气项目和商业储气项目。目前港华金坛储气库一期已竣工并通过验收,今年开始运营,储气量达1.4亿立方米,工作气量约8000万立方米。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最优选择,在技术应用上已非常成熟,通过加大天然气储气设施投入、做好安全与服务工作及推广分布式能源等综合利用技术,相信这些问题会逐步解决。
 
百年乘势而上
 
单一供应商向综合服务拓展
 
中国能源报:作为一家大型城市燃气服务商,中华煤气已有150多年发展历程。保持百年上升势头的秘诀何在?
 
黄维义:历经150多年发展,我们主要积累了4方面宝贵经验。
 
一是理念方面,公用事业企业特别是燃气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和服务,100多年来无论发生哪些变化,我们对燃气企业运营核心的重视从未改变。
 
二是管理方面,坚持遵循以中华煤气为核心的本地化运营。目前,我们已在内地26个省份投资245个项目,地域跨度大、文化差异大,但在管理上只委派总经理、财务及工程人员,其他均为当地员工。既确保管理上实现统一要求,又实现具体业务中因地制宜。
 
三在人才培育方面,中华煤气包括港华燃气培养了很多专业人才。我们会根据员工自身特点,从综合管理、专业技能等不同方向提供多样化选择,通过位于山东、四川、吉林、广东及江苏的港华培训学院和培训基地开展人才培育,确保企业拥有充足的人才储备。
 
四是发展思路方面,中华煤气、港华燃气坚持不断创新。我们开展业务创新,在深耕城市燃气市场的同时,积极布局综合能源业务,提供家用燃气具产品及高端橱柜等燃气延伸服务,已从单一燃气供应商发展成为涵盖上游能源开采、城市燃气供应、水务、制造等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同时,我们亦鼓励员工提出创意并付诸实践,公司设立“常务董事大奖”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为员工创新项目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港华燃气集团也拥有200多项国家专利,企业员工先后发明创造了“立管检查飞行器”“无损伤管钳”等多项使用工具,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能源报:结合我国城市燃气发展现状,中华煤气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什么?
 
黄维义:如果说借势2000年西气东输工程,燃气企业进入规模不断扩大、高速发展的过程,那么现在正是燃气覆盖由广度到深度的高速发展阶段。国家发改委2017年印发《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要达10%左右,2030年力争提升至15%左右。
 
近年来,依托房地产行业高速建设,城市燃气作为配套也得到较好发展。但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城市燃气发展随之受到影响,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现实挑战。在此情况下,城市燃气如何寻求突破?我认为,进入深度应用阶段后,天然气将加快对重油、煤炭的取代,在发电、作为生产原材料及船舶车辆能源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推广,这也是中华煤气及港华燃气的发展潜力所在。同时,我们拥有超过2500万的客户,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客户群,在此基础上,中华煤气也将继续发展延伸服务,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和优质的体验,打造智慧、舒适的燃气生活。
责任编辑:史亚会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