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顺流而上/翁拥军:要把宁波菜做到极致

2021-07-31 04:23: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宁式十八斩”选用舟山群岛的野生红膏梭子蟹。

  从业34年,翁拥军依然拒绝被同化,不愿随波逐流,只做自己想做的东西。他创办的“甬府”代表了今天宁波菜的高度,连续4年获得米芝莲(又译米其林)一星、“黑珍珠餐厅指南”二钻。他有过失败,但认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还是厨师。商业之外,他更渴望做出“特色到极致”的餐饮,为行业带来新意。他对大公报记者表示,“我是爱这一行的。”

  大公报记者 贾磊、郭晓妍

  翁拥军是宁波人,酒店厨师出身,厨师长、餐饮部经理、餐饮总监、酒店总经理各级都做过,这也让他看到酒店餐饮相对社会餐饮的局限:缺乏对市场的敏锐和灵活,因为“酒店讲的是规矩”。2011年,偶然的机会让翁拥军来到上海,创办了“甬府”。

  上海不缺宁波菜,但10年前人均价格不过一两百元,翁拥军看到了机会:用最好的食材呈现宁波味道,“先做一家人均300元(人民币,下同)的餐厅”。

  原材料决定一切

  宁波菜主打东海海鲜,鹹鲜合一,这形成了翁拥军对餐饮的基本理解,“原材料决定一切”。他宁可承受前期的亏损,不惜高于市场几倍价格买入最新鲜的食材,进货价格往往就高于其他餐厅的售价。尽管新鲜度的细微差别,客人很难察觉,但只要让他发现不够新鲜的食材卖给了客人,厨师长就会被骂得半死。对出品的把控,让甬府很快赢得了口碑和顾客。

  新问题也随之而来:有常客要求更新菜单,做些流行菜品。“这就是放在面前的一道坎,顺着客人走,做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满足客人的需求,万一他不来了呢?”一位前辈的话解开他的纠结,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

  “坚持”让翁拥军看到了阳光。2013年,在甬府吃饭天天都要排队了,却又遇上物业拆迁,不得不另寻场地。为了留住好不容易聚起的团队,仓促之间翁拥军订下了淮海路一处4000平方米的店面,200万元就能接手,可以做成一家中低端餐厅。“当时我认为捡了一个皮夹子,里面放着美金还是毒气却不知道。”

  签完合同,翁拥军又有了进驻“沪上第一家国宾馆”锦江饭店的机会。这是他梦寐以求、可以提升宁波菜档次的场所。

  翁拥军决定同时做这两家店,结果淮海路店一年亏损1500万元,只好关门结业。“这一棒把我打得蛮清醒的。”他告诉自己要收收心、稳字当头,一定要把甬府的品牌做好。

  寻找市场的缝隙

  “我是个做餐饮的‘怪才’。”翁拥军称自己不按常理出牌:在甬府,帝王蟹、东星斑、大龙虾等名贵食材进不了门,只做东海小海鲜;菜不合口味,可退但不重做;他要求甬府的服务员不许向客人敬酒,“做好应该做的”;没有一分钱广告、不搞媒体宴,却每年花几百万办“开渔宴”,请同行吃饭;和其他领域的“价格战”相反,甬府和同行比的是谁能把价格做得更高,让更多人认识东海海鲜的同时,也拉动了市场需求的增加。

  米芝莲、黑珍珠给甬府带来名气,也带来大量“拔草”(网络用语:通过消费行为满足购买欲)的客人,留下一些“性价比不高”的评价。

  翁拥军说,甬府不讲性价比。但越来越大的流量,让他萌生开副牌、让人“讲性价比”的想法。2019年,人均200至300元的“甬府小鲜”顺势而生。相对于甬府更擅长的商务接待,大众餐饮是截然不同的运营方式,翁拥军另组团队以控股方式参与管理并让员工持股。

  翁拥军认为,一家店最理想的回收期是10个月以内、12个月以内是安全、做大众品牌超过18个月就有风险。甬府小鲜用了不到12个月收回投资且开枝散叶。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他又推出介于甬府小鲜和甬府之间、人均500元的“甬府尊鲜”。目前,小鲜的坪效可以达到1万元,尊鲜达到了1.2至1.4万元(坪效指门店每平方米每月创造的收入,坪效做的越高,经营效率也就越高)。

  在一个个市场缝隙中,甬府形成了自我生长的生态。“甬府是命、是主干,小鲜和尊鲜是散出去的树枝,它可以散得很大。”对他而言,甬府不需要做得很大,小鲜可以无限大;甬府可以不赚钱,小鲜一定要赚钱。“主干可能没有树枝赚钱,但根基不可动摇,把品牌做好、产品做好,我认为就值得。”

  首度回应抄袭风波

  去年,甬府“开渔宴”上的一道菜,因造型与丹麦米芝莲三星餐厅Geranium的招牌甜品几乎一模一样被指抄袭。面对大公报记者,翁拥军首次回应事情原委。

  引起争议的那道菜是“蛤蜊烩丝瓜”,装盘有一个巧克力树枝造型。“当时我想做一个中西融合的东西”,他想在丝瓜中融入蛤蜊的鲜美,厨师尝试了很多版本,始终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翁拥军亲自动手演示,又让西餐师傅考虑如何装盘,“他们就给我说了这个树叶。”

  “我本人最反感的就是抄袭”,翁拥军坦言做得欠妥,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没看过这种形式。当时他认为这个造型非常好,就拍板定下来了,事后才得知与Geranium的招牌甜品一样。翁拥军承认是自己错在先,尽管不是本意,也不想发声明做任何辩解,只想把此事作为教训。

  翁拥军向Geranium发邮件致歉,又特意请在丹麦的朋友登门表达歉意,没想到Geranium的主厨和老总向他发出邀请,欢迎他随时到访,一起探讨对菜品的理解。这让他很感动,表示有机会会去当面拜访。

  餐饮命脉在人内心

  一盘咸菜炒肉丝,是翁拥军的最爱。宁波人说“三天不吃咸菜汤,两脚痠汪汪(无力)”。他想退休后开一家小面馆,一天只卖一百碗麵,“卖出天价,自己过过瘾”。

  翁拥军说做餐饮不进则退,一定要有情怀。有情怀有追求,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个人的特色。只有把产品和服务做好,利才会滚滚而来。“做餐饮,经济上可以量力而行,情感上不能量力而行。”

  都说餐饮业“门槛低”,翁拥军加上了一句“台阶高”,谁都可以进入这行,但是要做好很难。“有特色”是餐饮业最大的门槛,拿来主义无法长久。

  “餐饮真不是人幹的”,翁拥军说这一行面对了最多的职能部门,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更多压力来自内心,要不断给自己施压、不断给自己找事。如果自己的后代不是那么热爱餐饮行业,翁拥军也绝不让他继承,“他没有情怀是不可以的。”

  这些年翁拥军依然在不停思考菜品。如果从记忆里挑一道他认为好吃、甬府没有的宁波菜,“我自己脑子要发疯了,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我们店里面必须要有,而且要把它做到极致。”

  商业和情怀,他分得很开。

  “你是个理想主义者吗?”

  “我应该是。”

     图片:受访者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