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旋转舞台/牡丹亭梦残 ──评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五)\徐成

2024-04-26 04:03:0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昆曲的呈现水平完全取决于昆曲工作者对昆曲自身美学的理解和自信。不合时宜的更改,从骨子里讲或许是因为昆曲工作者没有意识到昆曲美学的核心所在,对昆曲的美没有自信才会觉得所谓的修改创新有价值。传统上昆曲是台下指导台上的,正因为有广大具有高度文学音乐修养的士大夫阶层参与到昆腔的打磨,以及明传奇的创作排演中,昆曲才可以达成远超所有其他戏曲种类的美学成就。如今昆曲的传承和发扬仍然需要广大研究者参与其中,我们需要清晰认知到昆曲已经是一种在艺术上高度完整的戏曲形式,它的新生在于传统,而不在于无根的改革和创新。历代表演者对《牡丹亭》的修改打磨都沿着昆曲本身的艺术规律进行,跳脱出这一规律而进行的修改都难免出现十分显著的“排异反应”。

  当代剧场可以有昆曲元素的实验性作品,一些导演和编剧试图从汤显祖原著中解读出新意或对其作品进行解构和重新演绎,这是完全可取的。抑或创作者试图从昆曲艺术中获得表演形式的灵感,也是没有问题的。难免有人不认为那些作品是昆曲,它们只是从汤显祖的文本或昆曲表演艺术上获得灵感的当代剧场作品。

  如果排演纯粹的昆曲,则要对所谓创新有十万分的警惕,大部分时候创作者洋洋自得的创新,在昆曲强大完整的美学体系下仅仅是可笑的抖机灵而已。对于明传奇的全本排演应该基于完整展现剧作本身艺术价值的角度出发,内容的删减取舍应遵循戏曲创作规律和剧作本身的结构、立意特点,而不应为全而全,存目式的全本本质上还是一种残本。

  当然,和一九九九年上崑的三十五出版比,这一次还是进步了不少的。至少从服化道上,这一次的创作和改编没有过于出格的地方。而且这一版本的全本也可谓“青春版”,罗晨雪和胡维露都是上崑年轻一代的“顶梁柱”,启用年轻演员对于昆曲在年轻观众群体中的推广是有一定意义的。从这个角度而言,上崑推出《牡丹亭》全本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任何为昆曲摇旗呐喊的人和事我都持支持态度。

  想当年如果不是白先勇先生在隔壁学校组织昆曲系列课程,我也不会走进剧场去欣赏这一古老的剧种。我身边许多朋友也是从白先生的课堂或网络讲座开始,逐渐接触昆曲并成为年轻的昆剧迷的。培养青年观众群体是昆曲传承发展的重要一环,没有观众的剧种必然走向灭亡,扩大全社会对昆曲的认识和了解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