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缤纷华夏/百色行随笔\余昭科

2024-05-23 04:03: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天琴壮寨小瀑布。\作者供图

  初夏,我们一行文化界朋友前往广西百色市,参加了一个富有意义的文化研习活动。百色位于珠江和西江上游,历来是两广文化,乃至东盟国家联系的重要桥梁,更是滇、黔、桂三省的交界枢纽。我们坐高铁进入百色市的沿途中,不仅看到地理交通的繁忙,更感受到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气息,世居在百色市的少数民族包括有壮、汉、瑶、苗、彝、回、仫佬七个民族之多,这里环山抱水,四季常青,是一座风光旖旎的山水生态之城。

  百色具有悠久灿烂的古文明,百色的传统楼房建筑,融入大量的壮族及本土文化元素,以此打造国家园林城市。我们参观了占地六十八公顷的红色主题公园──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铜鼓广场等,它们把丰厚的历史文化体现到城市建筑和园林艺术之中,与历史、人文文化建设相结合,依托百色壮乡文化独特的人文环境,塑造城市亮丽的标志。接着,我们来到崇左市的龙州县,看到地处美丽的喀斯特地形的乡镇中,到处都是白色的新房,原来这些是政府为脱贫的村民建设的小楼房。

  最后,我们走进龙州红军古道景区,这是一处既有红色历史和民风民俗的综合景区。在龙州县的天琴壮寨,我们体验了这里的非遗传统歌舞文化。天琴为龙州地区及左江流域,属巫文化的范畴,已存在一千多年。从唐代开始,巫师借助天琴说唱的曲艺形式从事各种巫术活动,流传至今。其实天琴是指壮族古老的弹拨乐器,民间称之为“鼎叮”,因与壮族古老民俗活动“唱天”“弹天”有关,故得名天琴。

  在壮寨的门前,一群壮族的女歌手,抱着天琴、身着民族服装,倾情弹唱《天之琴》和《放雁》,浓郁的民族风格让我们领略到天琴的无穷风采和魅力。在我们面前的正是“没有乐谱、没有造作,只有土地和生活,没有无奈、没有强迫,只有心中的诉说。数千年来的歌谣,至今仍在乡间的老人孩儿中传播,这就是你我祖先留下珍贵的乡下老歌。”音乐来自生活,歌曲中的灵魂就是人们对生活中的吟诵,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不同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传统歌曲,他们生活的地域、风俗、语言不同,因此培育了各种风格色彩和形式各异的乡谣民歌, 而这些歌曲大都在民间一代一代的口头相传,其真正的作者已无从稽考,在中国多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民间歌谣中,保存了大量的人文历史资讯,它记载了民间的真情实爱,截取了社会中大量的生活原态,他们口中的民歌有着更深的生活意义。我们以现代多元角度的视野来分析,中国民歌虽然是源自数千年古老的时代,但是在现实的传统与现代之间、乡村与城市之间都有强盛的生命力,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脉络之中,而且并未衰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