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问集/超越复常的香港中乐团\周光蓁

2023-03-13 04:25: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周五维港夜景,添上实况演奏音符。原来香港中乐团数十乐师登上“名胜世界壹号”邮轮,在艺术总监阎惠昌挥棒下,奏出《彩云追月》、《男儿当自强》等名曲,配合“幻彩咏香江”镭射光影汇演以外,更重要的是参与“母港首航”历史时刻,在世界邮轮首度启航时在直升机坪上奏乐,再一次向三年新冠疫情告别。

  香港中乐团这项创举,通过5G网上直播演出,背后技术支援几十位乐师、乐器等后勤准备工作,非常繁复。香港的复常之路漫长也崎岖,疫后加油打气,说易行难。香港中乐团可以说是走在复常之前。

  记得今年初开始解禁,步步维艰。农历新年期间,赫然读到新加坡《海峡时报》一则乐评,标题是“香港中乐团获全场站立鼓掌”,文章介绍演出是华人艺术节的一个节目后说:“两小时的音乐会显出与这个乐团同义的卓越和精湛。”(见附图)

  读到乐评才知道香港中乐团大年初七在新加坡演出,当时香港仍处于抗疫紧张时期,所有演出场地仍然防疫措施十足,但香港中乐团已经走出香港,在海外扬威。

  这次邮轮奏乐创举之后,乐团在本周末演出两场香港艺术节的重头戏,首演香港作曲家伍敬彬创作的《火星上的虎度门》。接着汪明荃等《挚友乐聚IV》年度筹款演出后,全团月底再次出发,七天在四个城市各演一场。巡演作品除了赵季平、谭盾等大师的力作,也同时包括陈明志、伍卓贤两位香港作曲家的管弦精品。另外二○一七年在香港举行的“中乐无疆界”国际中乐作曲大赛获奖的孔志轩,获奖作品“琵琶与中乐团协奏曲《幻想伎乐天》”也是巡演的主要作品之一。

  香港中乐团被誉为香港文化大使,实至名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