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问集/不一般的音乐对话\周光蓁

2024-04-15 04:03: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不一般的音乐对话

  可以想像八千支音管的管风琴与八十支笙,再加上编钟的对话?如此难得一听的编制,正是香港中乐团为本年香港艺术节闭幕的亮点(见附图)。

  这场乐团与艺术节的“乐旅中国”系列,自二○○七年起由总监阎惠昌展现弘扬中华美乐的力作,记忆中这是十八年来构思最大胆的一次,所动用的资源和请来的客席音乐家以至与会嘉宾都让人眼前一亮。坐在笔者前面是曾经以编钟为香港回归创作《天地人交响曲》的谭盾,趣味盎然观赏。

  音乐会三首作品均有管风琴的参与。担任独奏的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沈媛,全程驾驭,既与独奏乐器对话,也跟乐队互动,功架尽显。

  开场由台北作曲家王乙聿为笙、管风琴和乐团创作的《簧》,通过乐团笙首席陈奕潍吹奏三十七簧笙,悠悠长音带出远古氛围,管风琴徐徐进入,两者奏出和声。作品末段出现俨如蹦跳声效,那是鲜有演出的“口簧琴”在音符间穿梭,效果奇特。

  接着是伍卓贤创作《幻境》的世界首演,也是上文提到的亮点。一开始是编钟清脆的高音阶声响,荡漾整个音乐厅,紧接低音弦乐与唢呐发出不协和音效,为管风琴的长音铺垫。经过一轮协奏,阮咸和低音革胡等弹拨下,管风琴低音吟唱,编钟发出细腻的音符,如幻如真。接着管风琴两侧,由香港、深圳八十多位年轻笙演奏员首次站立面向管风琴吹奏,形成东西对话的视、听觉效果,场面震撼。

  下半场乐团前任总监关廼忠《第二交响乐》,管风琴与中乐团以比较传统四乐章曲式,重演昔日为文化中心音乐厅开幕的澎湃,不枉作曲家远道来港的雅兴。

  难怪波兰驻港总领事会后留言:“新老音符编织出亮丽的结合,妙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