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过眼录/曹家与皇室\ 刘 俊

2024-11-12 05:02: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了解《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的人都知道曹家祖上是“包衣”出身,隶属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据周汝昌《曹雪芹小传》所言,曹雪芹的始祖名叫曹世选,约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一六一九)前后,被满洲军队俘虏,成为满族正白旗旗主多尔衮麾下的奴隶─“‘包衣’是满语音译,就是‘家里的’‘家下的’,‘家奴’的意思”。因此“曹雪芹是个‘旗下人’,也可以说作是‘在旗的’;稍‘文’一些,说作‘八旗人’,或省称‘旗人’”。

  汉人一旦入“旗”,自然生活习俗都要照“旗人”的规矩来,不能再沿袭过去汉人的传统─这就使得“旗人”中的汉人与一般汉人(民人)有了“区隔”,如可以和满人通婚,女性不裹小脚等。满人入关前就入旗的“旧有功勳”者,如曹家的“世代内务府包衣旗人”身份(属于“满洲旗人”,和“汉军旗人”还不是一回事),通常在汉人入旗者中资格更老,地位更高。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曹雪芹曾祖父曹玺的夫人孙氏能成为康熙的保姆/乳母;也就不难理解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女儿能嫁给平郡王讷尔苏成为郡王福晋;更不难理解康熙六次南巡,何以曹寅的织造府能“接驾”四次:“包衣”是信得过的家奴,而曹家在康熙朝更不是一般的“包衣”─康熙曾亲口称保姆/乳母孙氏为“吾家老人”,在孙氏夫人生前即封其为“一品夫人”,住在这样的“包衣”家里,康熙放心。

  然而也就是这样格外的“恩宠”,导致曹家在“迎驾”过程中落下了巨额亏空,而与皇族关系亲密,自然也就卷入了皇室的“家务事”─皇子们的传位之争。由于曹家与传位之争中落败的皇子们走得近,到了雍正承继大统,曹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当初“接驾四次”“把银子花得淌海水似的”豪举,如今却成了新皇要追讨亏空严加治罪的由头。

  曹家与皇室复杂的主奴纠葛引发的政治风波,说起来竟然成了《红楼梦》得以产生的一个原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