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黄永玉笑谈自己的艺术创作
黄永玉这位纵横书、画、刻、文众多领域的艺术家,以其乐活不羁的风格为文作画,演绎出鲜活浪漫的艺术生命力。黄永玉近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再次带来自己全新的创作实验——紫砂水浒人物展。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英雄好汉,一段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悉数被黄老搬上了紫砂壶。其深厚的刀笔之功、横生的线条之趣,都令观者叫绝。
此次“黄永玉的紫砂茶壶”作品展,展出了黄永玉近年创作于江苏宜兴的一百八十一件新作。作品以紫砂壶体为载体,借助紫砂镌刻工艺半绘半刻而成,是黄永玉在创作媒材上又一次新的尝试。所绘内容主要为一百四十三个水浒人物和十几个陪衬人物,另有《八仙图》、《九痒图》等小品,图说文字和创作感想以题跋形式布局。其笔下人物形、神、貌、相各异,经适度夸张与变形,分外鲜活生动。在艺术处理上,紫砂镌刻的线条刚劲有力,增添了特有的金石味。
谈及怎么会想到在紫砂壶上画水浒人物和故事,黄永玉说:“就是一个老人,在家没什么事儿,就找点事儿干呗。”言毕,他自己忍不住先笑了起来。说起水浒主题,其实远自一九六○年,黄永玉就开始画水浒人物。上世纪八十年代,黄永玉还出版过《黄永玉大画水浒》一书。可以说,水浒人物是黄永玉延续多年的创作内容,这也与他本人特立独行、爱憎分明的鲜明个性不无关系。
在这次展出的紫砂作品上,人们可以看到,黄永玉以独特视角解构和诠释水浒人物形象,其中有借古讽今的诙谐幽默,也有深深的爱憎之心,有超然物外的天性释放,也有悲悯天下的普世情怀,深度揭示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体验。
黄永玉与《大公报》还有一段不解之缘。一九五○年代他曾任《大公报》美术编辑,与记者说起《大公报》,他依然带着自豪与荣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