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拉希德·阿利莫夫二〇〇五年至二〇一五年间任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现担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
亲爱的读者:
您面前的这本书不同於以往,是我在不同年代、不同时节、不同情境下写作的诗歌和散文的彙编。所有诗文都是关於中国的,我在这裏生活和工作了整整十三个年头。这些诗文均是我的“即兴之作”,是我利用出差间隙完成的。我很庆幸经常有这种公出的机会,使我得以走遍你们神奇国度的每一个角落,她用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文化、奇妙的大自然和神奇的人民征服了我。
您所读到小诗短文,大多是一挥而就的,或是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或是在舒适的高铁和下榻的酒店内,有时是在漫步庭园和湖畔小憩中。这些诗文绝非回忆录,仅是我在一些旅途中转瞬即逝的片断、遥远光亮的闪烁,它让人联想到朝霞喷薄和夕阳西下之际,天边霞光发出的耀眼色彩来,转瞬便消融在地平线的尽头。
这本书绝非研究之作,只是我记忆旷野中的一幅幅素描而已。
这本书肯定也不是作者的自传,只是撷取了我生活中的昨天、今天和此时中的个别的瞬间。
从文学的角度看,这些小诗和短文远非完美,我也不奢望於此。因为我从未将自己看成是作家,或是诗人,儘管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我曾为此做过尝试。
这些诗文的最大特点是,都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都是一气呵成的。
您所读到的每个文字,都像一粒晶莹的水珠,倒映出我灵感闪现的那一刻,脑海裏湧动的念头和思绪。它们就是“我所珍爱的那一切”,本书书名完美阐释了这一点。这就是这些诗文的价值所在,对我尤其如此。
假如书中有哪句话、哪个情节、哪篇短文、哪个故事、哪首小诗轻轻撩动了你的心弦,在你的心灵留下些许涟漪,我将心存感激和满足。
这说明,发表这些诗文的建议是何等的正确。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为本书创作插图、富有才华的画家曹剑丞先生,责任编辑罗雅兰小姐和美术编辑郑世雄先生没有浪费他们宝贵的时光。
我想特别提及诗文的译者们,我要向这些富有才情的中国俄语专家们表达特殊的感谢之情。他们是黄玫教授、郑永旺教授、宋红小姐、孙越先生和吕显波小姐,是他们将我的情绪和思想準确传递给了读者。我不仅将他们看成是诗文集的第二作者,更将他们视为命运赠与我的真正的朋友。他们每个人是我在中国工作期间和人生中最珍贵的收穫。
在这些人当中,我不能不特别提到王开文大使和中国著名记者尹树广的名字。他们二人富有才幹,卓有建树,在生活和事业中都取得了许多成就。
我以为,他们是我的人生知己,我们之间的友谊经过了时间考验。这种友谊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它从没有过低潮,而始终处於上升阶段;我们的友谊没有私利,只有真诚二字。假如没有他们二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本书的面世是难以想像的。我对他们所做的一切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要感谢香港《文汇报》长期以来对我提供的支援,她曾为我开闢刊发这些诗文的专栏。
我还要感谢太和智库为本书出版所给予的帮助。
中国朋友们有句流行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园。我想,那裏正正蕴藏着我们每个人所珍爱的东西,也许并不经常触碰到,但她却如一束暖暖的烛光,时刻照亮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勇敢而坚定地前行。让我们一起为我们每个人所珍爱的那一切乾杯和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