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艺术赏析\《四川好人》激浊扬清历久弥新\佛 琳

2020-01-01 04:24: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沈德(左)与杨逊的恋情,最终未能开花结果\Chi Wai摄

  布莱希特於上世纪四十年代、二次大战期间写成的《四川好人》,乃是现代剧场其中一个经常被改编或移植成其他剧种的经典作品。在香港的舞台所见,九十年代中英剧团曾由卢伟力改编成《噹Dum一好人》,到全港各学校巡迴演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改编的戏曲版《江南好人》,亦曾於二○一三年由茅威涛带领来港公演。在众多不同版本当中,香港的演戏家族剧团於二○○三年製作成音乐剧《四川好人》后,自此一演再演,极受观众欢迎。香港话剧团(话剧团)最近与演戏家族合作,藉话剧团前后台核心阵容,将《四》剧全新製作搬上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舞台。《四》剧的歌曲与舞蹈历久弥新,布氏笔下描绘的善恶人性和崩坏社会,对当下世界的纷乱状态,仍能产生极具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该剧讲述三个糊混神仙到凡间找寻“好人”,遍寻不果后勉强找到一个贫苦妓女沈德。神仙为求交差,便给沈德一笔金钱让她开设工厂。然而,对於贫穷工人的需索,具好心肠的沈德很快便体会到“好人难做”,因此在经营越来越困难的时候,沈德毅然伪装成表哥水大,一方面以资本家的身份剥削工人,另一方面又以菩萨心肠接济穷人。如此两面人的生活实在吃力不讨好,布莱希特於此不单表现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鬥争,更重要是写出人性的矛盾两面,并以此发挥出剧场的批判作用,令观众深切反思:如何界定道德的界线和完人的标準。

  高世章的歌曲、岑伟宗的歌词,以及彭镇南的改编及导演手法,都能为布氏原著剧本建构完整的音乐剧风貌。以音乐营造气氛,歌词述说剧情,更由歌曲引发问题和思考,最终达至布氏希望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想。艺术合成方面,主要的布景,例如沈德与飞行员杨逊邂逅时悬挂的油纸伞,都是从首演开始沿用至今。具东方格调的服饰亦没有太大变更。整体舞台美术效果,累积多次舞台实践经验,令是次公演的《四川好人》仍然不负观众期望。

  除了彭镇南担任导演,演戏家族的核心成员朱栢谦和姚润敏,亦分别饰演神仙甲和丝巾店老闆娘。然而,特邀演员和话剧团的驻团演员,更令《四》剧锦上添花。邵美君饰演沈德,歌声悦耳;易装表哥水大之后,霸气粗犷,两个角色的声线和形体都能作出明显区分。演出末段,沈德面对从善抑或从恶的十字关口,邵美君能将箇中心理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话剧团多位资深演员,为是次《四》剧发挥牡丹绿叶的效果。高翰文饰演爷爷带领清唱《烧支烟》;周志辉饰演石富与沈德对唱《爱是明天》;雷思兰饰演邢氏领唱《一枝花组曲:惜花》,都能反映各演员千锤百炼的舞台经验,亦能让《四》剧产生更丰厚的艺术质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