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香港财经 > 正文

金融强国 香港作为/建设金融强国 港担当战略支点

2024-05-22 04:02: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鄂志寰认为,香港金融市场根基稳固,优势明显。\资料图片

  中国正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表示,金融强国建设需要强大的金融中心,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型城市虽具备金融中心功能,但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仍待发展。香港金融市场根基稳固,在穿越经济周期过程中展现出强大韧性。面对金融强国建设的长期发展机遇,香港的战略重要性愈发凸显,未来香港要持续发挥好内联外通的“超级联系人”作用,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关键支点。\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

  国家主席习近平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在阐释金融强国丰富内涵时提及六大关键核心要素,其中就包括“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助中企走出去 引资本进内地

  鄂志寰观察到,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升息周期后,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出现调整,全球资本流动加剧,叠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提升,香港资本市场进入阶段性调整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既有政治和经济因素,也有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她强调,香港金融市场根基稳固,在穿越经济周期过程中也展现出强大韧性,现实数据也客观印证,香港在穿越经济大周期时并未伤筋动骨。

  记者留意到,随着全球地缘环境的动荡、日圆的走软,以及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的升温,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开始回暖。Wind数据称,截至4月末,已有94家企业排队申请赴港上市,其中,92家申请港股主板,不少申请书来自内地明星企业。与之对应的是,恒生指数从年内14794.16点的低点一度升见19706.12点,升幅33.2%,已进入“技术性牛市”。

  鄂志寰认为,唯有香港具有国际化历史,且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未来唯有‘双向开放’才能凸显香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价值”。她说,内地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是关系未来香港发展的最主要变量。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内地资本走向世界、全球资本进入中国内地的重要平台,更是全球最重要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枢纽。

  香港是中资企业“走出去”拓展“一带一路”及海外市场的桥头堡,也是“走出去”企业在内地以外寻找专业服务的首选平台。她指出,在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香港可协助内地企业按国际标准进行境外投资,包括为企业提供国际融资渠道、充当企业“走出去”的项目牵头人、利用相关国际网络和人脉为企业开展尽职调查、风险评估等。

  加快湾区金融服务一体化

  在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方面,鄂志寰说,目前在香港安排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总额,在亚洲市场总量中占比超三分之一,香港完全能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绿色转型,提供度身订造的金融方案。香港有完善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蓬勃的金融科技生态,涵盖电子支付、虚拟银行、保险科技等诸多领域。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加强金融科技合作,香港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创新的金融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一体化方面,鄂志寰提醒,加快大湾区金融服务一体化,需突破大湾区制度差异下存在的资本流、信息流、人才流等障碍,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鄂志寰坦言,“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互换通”等金融互联互通机制,正促进大湾区资本市场深入互动与协作,下一步香港应积极推动“跨境理财通”在产品、销售等方面具体优化措施的尽快落地,大湾区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也应尽快落地。

点击排行